教海拾贝教学指导篇最后打印稿.doc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海拾贝教学指导篇最后打印稿

PAGE  PAGE 76 小学主体化教学理念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尹海英 任何理念都是实践的灵魂。特级教师于漪说:“观念转变影响改革的全局。观念转变了,就能居高临下,看得清楚,看得透彻,纠缠在一起的问题也比较容易剥离,一通百通。”小学语文名师支玉恒也说过:“教育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主体化教学理念”中的“主体化”是“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何谓“主体化”,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体化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创设情境,激活兴趣,巧施鼓励,尊重学生,培养好习惯”。运用主体化教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学生奠定了知识基础,更奠定了一个作为合格公民的最基础的部分。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 什么是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生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而且创设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创设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基于生活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设计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就做的堪称完美,他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总是在看似不经意中让教学与生活紧紧相连,并融入丰富的感情,例如在他自己班级有学生要转出时,于老师就及时召开欢送会,会后让学生写感受,同学走了,他就让其他同学又写了一篇《我的同学——王小汪》的作文,并把作文寄送远方。来了新同学,写欢迎词,写作文《我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外班外校有好人好事,也让学生去采访,写报道。春天,花坛花开了,便引导学生写小建议《爱护花木》……所有的知识你只要动脑都能找到生活的基点。在这样的情境中能让学生这个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使学生主动积极去建构知识。 2.注重形象性 创设情境应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形象且具体。 3.体现学科特点 紧扣教学内容,凸现教学难点。如数学名师吴正宪在讲“平均数”一课时,创设两组同学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踢毽子比赛,先用踢毽子总数相比较,学生产生疑义,觉得不公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比公平呢?最后师生共同想办法,导入平均数,用求平均数的办法来比公平。学生在情境中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中不知不觉地主动掌握了新知识。 4.融入情感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旦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一件快事,非要去做的事。例如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在农村一所村小工作,校长因为我是师范毕业生就让我接了一个毕业班,语文数学都教,记得这个班学生最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记得有一天早晨,我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班级里一改往常的安静,像炸了锅似的。当我走进教室,学生七嘴八舌地就向我告状,一个女孩子嚷着:“老师咱们班的花昨晚被老鼠吃了。”又一个孩子大声说:“不只咬了一盆,三盆都给咬了。”一个孩子又接着说:“昨天刚开的那盆花都被咬掉了,这老鼠也太可恶了。”……学生在激动地评论着老鼠的罪状,这时我灵机一动,借机对学生们说:“大家都在说,老师听不过来,也听不清楚,大家把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写下来吧,主要叙述事情的经过,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可以自拟一个题目,如《讨厌的老鼠》、《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事》……”当时没有经验,也没做什么设计,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就连我们班平时作文不是一个字憋不出来就是完全照抄的同学,也写了满满16开纸一页呢。那时我就强烈地感到学生一旦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切看似难的事就变得容易多了。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在课前、课中创设良好的情境,适合学生主体并作用于学生主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积极投入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活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欲望 对于义务教育段学生来说,现在几乎不存在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了,辍学的原因主要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关于兴趣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古往今来,众口一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与兴趣。”(皮亚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对某件事情有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会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而且有自主性,常能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