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8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某铁路大桥(40+3×64+40m)连续梁
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黄落绥江大桥设计。
2、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 跨度40+64+40m,图号:专桥贵广09。
3、新建贵广铁路通用参考图。
4、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5、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号)》(2009.12.01日实施)。
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0号)》(2005.9.17日实施)。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2005.9.22日实施)。
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2005.9.22日实施)。
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2009.9.24实施)。
11、《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函[2005] 101号》(2005.8.12日施行)。
12、《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2005.8.12实行)。
13、铁路工程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1.2 编制目的
为了合理、有序的安排施工顺序和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编制此方案。
1.3 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黄落绥江大桥(1-40+3×64+40m)连续梁施工。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表
3.1 工程概况
黄落绥江大桥位于广东省XX市XX县坳仔镇境内,位于黄落村上游300m左右处跨越省道S263至黄落村的乡道,跨越绥江左汊、绥江中心小岛、绥江右汊,再跨越省道S263至高排山的乡道(砼)。
黄落绥江大桥为双线桥,位于缓各曲线及直线段上,线间距为4.8 m,全桥长319.32m,中心里程为:DK668+656.030,起始里程:DK668+496.690~DK668+816.010,全桥跨孔布置为1-32+1-(40+3×64+40)m连续梁,全桥共5墩2台,全桥所有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按柱桩设计,其中贵阳台和广州台桩径1.0m,其余桩径均为2.0m。
3.2 水文、水位
百年设计流量Q1%=2724m3/s,百年设计水位 %=46.79m,百年设计流速VP=1.94m/s,百年洪潮水位=48.21m。流向左→右。
3.3 通航情况
绥江规划航道技术等级为国家内河Ⅵ级,洪滩洲右叉通航净高Hm≥6m,净Bm≥47m,上底宽b≥36m,侧高h≥4.0m,洪洲滩洲左叉通航净高Hm≥6m,净宽Bm≥58m,上底宽b≥46m,侧高h≥4.0m,最高通航水位:H=44.77。
3.4 地质
3.4.1 工程地质特征
1、地层岩性及地质结构
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提示,桥址区表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残坡积土(Q4al+dl),寒武系八村群第二亚群粉砂岩,页岩。
2、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
绥江河床表层局部分别有薄层软上,松软土,其工程性质较差,但由于厚度不大,对工程影响不大。
3.4.2 水文地质特征及环境评价
地表发育有绥江水系,地表水发育,丘坡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江心洲地下水为孔隙潜水,与绥江河水相连。
本次勘察在桥址区采集地下水样2组,送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文)的评价标准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侵蚀性。
3.4.3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场地属中硬上,场地类别为Ⅱ类。
3.5 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300km/h。
(4)最小曲线半径:4500m,特殊困难条件下4000m,枢纽加减速地段根据设计行车速度合理选定。
(5)正线线间距:4.8m,枢纽加减速地段根据设计行车速度合理选定。
(6)限制坡度:20‰。
(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8)牵引种类:电力。
(9)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10)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3.6 主要材料
3.6.1混凝土
连续梁箱梁梁体混凝土为C50,封端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C50干硬性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撞墙、遮板、电缆槽竖墙及盖板采用C40混凝土。
3.6.2 钢材
纵向预应力体系:采用1×7-15.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