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基准.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基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适应性研究; 本研究于2001年5月教育部西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立项,历时三年进行研究,2004年5月结题,实验结果报送教育部课标研制组。其经验成果在全市小语课程领域推广。 随着课改的稳步推进,在前三年课题实验基础上,研究由点到面,继续深入进行。2007年5月,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经过认真统计分析,梳理总结,形成了本研究成果,再次报送国家教育部,为修改完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供依据,并发表在国际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07年11期。; 6年来我们对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性验证经历了“学习课标—内化课标—实施课标—反思课标—修改课标”的研究过程。 提出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内容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促使语文课程教学发生了根本变化,取得了可喜成绩,还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 一、研究的做法;学习课标; 第一阶段 学习理解,转变观念 ——(感知课标) ; 第二阶段 内化实施,行为验证 ——(走进课标) ;每学期组织两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对教师如何将“课标”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以启发和借鉴。 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对教师学习把握“课标”,进行理论指导。促进教师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课题研究,收到了很好效果。 进行师生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实施“课标”后教与学的现状,并给以教学行为导向。;第三阶段 理性反思 修改完善 ——(走出课标) ; 二、研究成果 ; (一)提出了若干条对“课标”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1、对《课标》“基本理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1)《标准》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表述,只是宏观地谈到“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对语文内在本质特征,即课标所提到的“语文素养”作全面具体的阐释,可能仍难??广大教师对语文的文化内涵特性有正确全面、清晰具体的认识。 ;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度在实际教学中应怎样把握,显得模糊不清,一线教师不好操作。 建议: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作较深入的阐释和界定。在“统一”前面加上“和谐”或“有机”二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做到和谐有机的统一,语文教学才会抑制人文因素的膨胀,才更具语文性。语文的工具性应该充分强调,可以将工具性定位为基本属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可表述为“以工具性为基础,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应明确提出“重视语言文字训练”。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标准》中仅有一处提到“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认为这一点应引起充分的重视,慎重地处理好,以免再造成语文课失去语文性,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 3)“基本理念”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改为“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 因为《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导致一段时期内对“接受性学习”的抵触和排斥,使课堂教学走了一些弯路。课标对优秀的传统教法予以应有的关注。; 2、对《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修改意见和建议:;3、对《课标》“课程内容”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2)根据《课标》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课程内容的安排,教材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编排可谓花样百出:形式上有课后综合、单元综合、大单元综合等;内容上有的是语文综合,有的是非语文综合等。使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难以实施。; (3)“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难,评价更难。6年的实践过程中,据统计,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认真到位,达成教学目标的不足30%,而在6年小学毕业考试评价中,没有对“综合性学习”进行客观科学的考试评价,这是一大难题。; 4、对《标准》整体的难易程度和容量适宜的修改进意见和建议: ;(1)第一学段教学内容太多,衔接不够紧密。 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 ; 由此可见,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成倍地多于中高年级,写字任务也不轻,这样安排是不合理,不科学的。编者的意图是明显的——尽量在低年级扫清阅读障碍。诚然,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其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远不及中高年级的学生,而且低年级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识字写字。; 由于《标准》的目标要求高,任务重,相应教材内容就多,难度就大了。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就有34篇课文,8个集中识字,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