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气候条件对桦甸盆地油页岩形成的控矿作用的论文.doc
古气候条件对桦甸盆地油页岩形成的控矿作用的论文
abstract
utilizing outcrop,mineral features of rocks and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laeoclimate condition mechanism in huadian basin. indicates from montmorillonite, sr/ba rations of 0.61, tio2/k2o rations of 0.38 and the fossils of plant and zoolite shoate in huadian basin is semiarid, subhumid. it makes the important controlling to the oil shale formation. oil shal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alternative resource of energy, so this study ate;metallogenic condition
1 地质背景
桦甸盆地位于敦-密断裂带中段,基底为白垩系小孤山组,之上沉积了一套新生代古近 系始新世桦甸组地层。.桦甸组自下而上分别为黄铁矿段(e2h1),油页岩段(e2h2),含碳质 页岩段(e2h3)(图1)[1]。油页岩段主要沉积岩性为一套灰色、深灰色泥岩、油页岩夹薄层 灰白色细砂岩,油页岩层数发育,约8-26层。其中,可采6-13层 [2]。
2 油页岩形成古气候特征
2.1 油页岩岩石矿物特征
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粘土矿物组合及含量是研究气候的一种良好的指示计[3-7]。大量 的粘土矿物是在地表风化作用中形成的,在沉积作用和埋藏过程中可发生转变。其形成和转 化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控制粘土矿物形成和转化的因素可能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气 候条件。一般认为,高岭石是在潮湿气候、酸性介质中由长石、云母和辉石经强烈淋滤形成
[8],因此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高岭石的形成和保存[4,9-11]。而在沉积地层中,高含量的蒙脱石 是与寒冷的气候联系在一起的,且其质量分数随气候变暖而减少;蒙脱石的减少,高岭石的 增多,表明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singer还在研究中发现,蒙脱石的质量分数与降雨量之间 呈线性负相关。
通过对研究区油页岩xr定性定量分析,发现油页岩中的粘土矿物非常丰富。桦甸盆地 富矿层油页岩中粘土矿物含量高达59%,样,粘土矿物中主要为蒙脱石,百分含量为57%, 其次为高岭石。因此,桦甸盆地粘土矿物高蒙脱石含量表现出一种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特 征。
2.2 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sr/ba比值:用来反映水体的盐度变化及相应的气候条件。高值反映高盐度或炎热干旱 气候,低值指示低盐度或温湿气候[12]。通常,sr/ba 比值gt;1 指示海相沉积,sr/ba 比值
lt;1指示淡水沉积。桦甸盆地油页岩的sr/ba元素比值为0.61,显示了一种半咸水的湖泊环境。 tio2/k2o比值:用来反映沉积时期的降水量特征。高值反映降水量丰富,低值指示低干 旱、蒸发气候。桦甸盆地油页岩的tio2/k2o元素比值为0.38,显示了一种半蒸发的气候特征。
2.3 油页岩古生物化石特征
在桦甸盆地野外剖面发现了丰富的植物化石,如rosa sp.,fagus sp., 等(图版1-1)。这 些化石大部分为被子植物化石,反映了当时温暖、潮湿气候的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 交林的特征。此外,在油页岩层面上发现了大量的腹足类动物化石,反映了一种浅水环境成 因(图版1-2)。
图 1 桦甸盆地地质图
fig.1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map of huadian basin
图版 1-1 桦甸盆地被子植物化石
plate 1-1.angiosperm fossil in huadian basin
图版 1-2 桦甸盆地油页岩层面腹足类动物化石
plate 1-1. gastropod fossil in huadian basin
3 气候对油页岩形成的控制作用
3.1 对有机质保存的控制
湖水分层是油页岩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水体分层保证了水体底部的安静、缺氧,有利 于有机质的保存。桦甸盆地的气候条件表现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特征,在这种气候条件 下,通过影响湖泊水化学性质及氧化还原作用,从而控制湖泊的分层作用。在桦甸盆地,油 页岩表现出层数多、层薄、含油率较高的特点。
在bradley and eugster(1969)提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