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案例答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工高酸低硫原油腐蚀案例;;(一)原油性质;(一)原油性质;(一)原油性质;稠油;南阳稠油的酸度在250℃前不到10KOHmg/100ml,250--370℃随沸点的增加而增加较快,在370--410℃酸度逐渐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小于250℃时酸度波动变化不大,在8 mgKOH/100ml左右,之后迅速增加,至370℃时出现一高峰为348mgKOH/100ml,后下降,在415℃时至谷底250mgKOH/100ml,之后再次随沸点升高迅速上升。 南阳混合稀油的酸值比较低,均在20 KOHmg/100ml以下。因此,环烷酸的腐蚀主要从270℃以后逐渐加大,对应的是常减压装置E1019出口之后管线及设备。小于200℃的窄馏分酸度较低,都小于1mgKOH/100ml,之后逐渐增加,至350℃时为14.88mgKOH/100ml,在380℃时达到一峰值0.182mgKOH/g,随后降低,于430℃降至0.12mgKOH/g,之后逐渐增加,到520℃时达到最高,为0.193mgKOH/g。 ;南阳稠油和稀油的含硫量曲线;南阳稠油的硫含量在190℃前随着沸点的升高而降低,190--240℃硫含量基本不变,240--390℃硫含量增加较快,腐蚀逐渐增大,390--470℃硫含量逐渐降低,随后逐渐增加。硫含量在395℃以前随沸点的升高而增加,在395℃时达一峰值为1790μg/g,随后下降至460℃出现谷底1570μg/g,随后随沸点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南阳混合稀油的硫含量比稠油低,140℃前硫含量较低,140--380℃硫含量随沸点逐渐增加,380--440℃逐渐降低,然后增加。硫含量在375℃以前随沸点的升高而增加,在375℃时,达一峰值840μg/g,随后呈波动状至435℃时,出现谷底660μg/g,随后随沸点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2008年精蜡厂原油评价报告;精蜡厂原料油酸值变化趋势;原料油性质变化:现阶段加工原料油酸值比装置原设计防护值上升了3.16倍,含硫量、金属离子含量、含盐量均有所增加 ; 装置原设计材质标准低:主要装置设备材质均为碳钢,对原料油变化适应性差,整体防腐蚀能力弱;2009年对常减压装置进行材质升级,但是很不彻底,存在较多腐蚀薄弱环节; 防腐蚀技术装备落后:现有手段为工艺防腐结合定点测厚和腐蚀探针(点数有限且连续运行性能不稳定),无法及时准确反映装置关键设备和管线的腐蚀情况,预防和控制能力差。 ;2014年8月10日,我厂汽油芳构化装置反应釜高温油气至E102原料汽化器BIU600-2.64/2.97-85-6/25-4管线在二层平台上方弯头处(DN150)处发生爆裂,高温油气大量喷出,噪音强烈,导致装置立即停工。现场查看保温处冲开,看到弯头处有一孔洞,直径约80mm,边缘不规则,可见明显减薄。 ;(三)腐蚀案例;装置情况:2010年5月,改质装置搬迁,对相应管线进行了更换。查询图纸S2010550-艺-1工管表,显示:该管段材质为1Cr5Mo,为?159×7.1无缝钢管,设计压力为0.88MPa,设计温度为543℃,介质:高温油气。破裂的弯头为90E(L)150Ⅱ-Sch40长半径无缝弯头,材质1Cr5Mo。 分析:该装置自建成后运行至今,工艺及设备均未经过改动,装置负荷比符合设计要求。在此温度下,管内存在气液两相。且现场弯头及管道走向是向下,存在冲刷可能; ;(三)腐蚀案例;测厚情况: 弯头处:原始壁厚8mm ;测厚情况: 直管段:整体减薄,厚度均≤3mm,原始壁厚7mm 分析:为整体的均匀减薄。 ;管内: 管内存有大量片状焦炭状物质,测量出该物质中铁含量为37.5%。 ;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 分析:由此可见,现场管道实际材质为15CrMo ,而不是原图纸要求的1Cr5Mo,存在使用材质错误问题。;初步结论: 属于高温硫腐蚀,在API581中温??很高的情况下,即使硫的含量不高,腐蚀速率也较大。使用时间四年,年腐蚀速率超过1.5mm/a。(通常认知高温硫腐蚀发生在240℃-500℃之间,那在530℃情况下,活性硫是否存在?或者在腐蚀行为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或者是在高温情况下非活性硫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采取措施:在本次大修中整体更换为1Cr5Mo材质,且初步商定三年一换。(两者材质存在不同,但在此种环境下1Cr5Mo能否坚持一个周期?);初步结论: 1Cr5Mo中为Cr含量4-6,15CrMo中Cr含量≤1,抵抗高温硫腐蚀的作用随着Cr含量的增高而增强。因此,用错材质为本次爆裂事故的主要原因。 工艺管道的走向:反应釜与换热器之间标高差距较大,导致流体在弯头处流速较快,导致冲刷作用明显。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