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文献
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赵若飞,周晓东,戴干策
Lab. of Polymer Process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P.R.China,200237
摘要:该实验对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结构包括纤维毡、GMT片材上玻纤的含量分布以及孔隙率。试验用的纤维束GMT(FB-GMT)和单纤维GMT(SF-GMT)采用浸渍法制备,分别由连续纤维束和连续单根纤维作为增强体。通过比较两种GMT片材的力学性能,揭示了纤维束和单根纤维增强效应的差别。同时还研究了纤维毡上的针刺密度对GMT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针刺使GMT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并且最佳的针刺密度为40-60根/cm2。玻璃纤维的含量分布是不均匀的,可以通过薄膜堆叠法来改变,这显著地影响着GMT片材的力学性能。最后,对孔隙率的研究表明,随着孔隙率的提高,GMT片材的强度和模量逐渐下降,而冲击性能略有增加。
前言:
玻纤增强聚丙烯基热塑性复合材料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行业,因其具有可回收、快速加工、更高的韧性以及易于成型大制品等优点而得到了迅速发展。GMT片材的力学性能强烈的依赖于纤维长度、纤维含量、现为取向以及分布等微观结构。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揭示GMT片材的微观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托马森等人研究了玻纤长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他们采用的是悬浮液沉积法制备的GMT片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为12mm时,片材的刚度、强度和冲击性能最高。文献中还有关于纤维含量对GMT片材力学性能影响的报告,这些片材采用熔体浸渍法、悬浮液沉积法或预成型法等各种方法制得。玻纤毡中和由于压缩成型过程中材料流动而造成的纤维取向导致了GMT片材力学性能的变化。张研究了缠绕毡GMT在压缩成型过程中的纤维流动,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与纤维取向有关。此外,斯托克斯的研究表明随GMT片材中局部纤维密度和取向不同,其力学性能也发生变化。就玻纤毡的结构而言,GMT材料分为短纤维GMT和缠绕毡GMT,前者的增强体是分散单一、均匀的12mm长的短纤维,后者的增强体是连续缠绕纤维束。埃里克森研究了这两种GMT片材中纤维毡的不同结构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纤维GMT片材不但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其冲击强度也比缠绕毡GMT片材的稍高。
还有GMT片材的其他一些微观结构也会影响其微观力学性能,这些结构包括连续单根纤维和连续纤维束不同的增强效应,纤维毡的针刺密度,纤维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孔隙率等。但是,目前对GMT片材这些微观结构的关注还比较少。
这次试验中,纤维束GMT和单纤维GMT均由熔融浸渍法制备,分别使用连续缠绕纤维束和连续缠绕单根纤维作为增强体,这样纤维束和单根纤维之间增强效应的差异可以得以显现。同时还对纤维毡上针刺的密度对GMT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改变薄膜堆叠的方法对片材中厚纤维含量分布进行了测量和调节。通过这种方法,调查了纤维含量分布对片材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孔隙率对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实验:
实验材料
均聚聚丙烯(Y1600,上海塑料石化公司,中国)作为树脂基体,Y1600的熔融指数为16.0g/10min ;在本实验室采用固相法制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P)作为界面结合剂使用。两种玻纤毡作为增强体使用,分别是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中国)生产的连续缠绕纤维束毡和由洛阳玻璃纤维公司(中国)生产的连续缠绕单根纤维毡。纤维束由50-100根直径为18pm的纤维组成,单根纤维的直径为10pm。两种毡均为针刺毡,其中纤维束毡共使用了五种类别的针刺密度(0、20、40、60、80根/cm2),单根纤维毡的针刺密度为40根/ cm2。
GMT片材的制备
该实验中,采用薄膜堆叠法将增强层和热塑性塑料薄膜交替堆叠到一起,然后在压力下进行层压,通过Merent薄膜堆叠法将各种基本重量的玻纤毡和各种厚度的PP压制成堆叠物。典型的薄膜堆叠法如图1所示,对纤维毡的结构和孔隙率的影响的研究采用了此方法。纤维束GMT和单纤维GMT分别由作为增强体的连续缠绕纤维束毡和连续单根纤维毡制得。同时使用不同的薄膜堆叠方法制得了不同纤维含量分布的GMT片材。
试验中使用的堆叠物是在本实验室设计的,它是使用熔融浸渍法在连续双带压力、210℃下层压得到的,GMT片材中玻纤的含量由玻纤毡的基本重量和PP薄膜的厚度决定,理论上控制在26wt%左右。在实验中为了减少力学性能的分散,玻纤毡经过精确称量和选择,以确保玻璃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制得层压板的厚度为4mm。
图.1
力学性能测试
拉伸试验是在CMT4204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