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课程答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构造地质学的内涵 1、定义:地球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由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并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2、地质构造规模和主要学科分支 大地构造学和全球构造地质学(Tectonics),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显微构造地质学(Microstructure) 二、几个基本概念 构造(structure):指物体中物质组成的构成方式及样式。 地质构造:指地质体中物质组成的构成方式及样式。 尺度(scale):指物体的规模大小。 三、构造尺度 是指构造规模,是观察、分辨、分析和处理地质构造现象的客观标准。分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四、构造变形场 是指一种主导构造应力均匀作用的空间及其形成的构造或构造组合。 伸展构造:水平位伸或垂向隆起导致水平拉伸形成的构造,如裂谷、地堑-地垒等。 压缩构造:水平挤压形成的构造,如褶皱系、逆冲推覆构造。 升降构造:岩石圈或地幔物质垂向运动引起区域性隆起和拗陷。 走滑构造:顺直立剪切面水平方向滑动或位移形成的构造。 滑动构造:重力失稳引起的重力滑动构造。 旋转构造:陆块绕轴转动形成的构造。 ;五、构造层次 从地表向深处,随着温度、压力的变高,岩石物性相应变化,因此,同一构造变形中,不同深度的构造变形各具特色和规律,形成特征性构造,从而可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层次。;七、构造解析的方法 1、构造几何学分析:认识构造及描述构造几何形式和排列组合关系、构造要素测量、野外调查观察和地质制图。从形态、位态、样式、变形量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2、构造运动学分析:主要观察和研究地质体运动方式,即平移、旋转和体积变化 3、构造动力学分析:目的是阐明产生构造的力源类型、应力(热力)大小及受力过程,建立构造区(带)的构造应力场、构造成因模式或构造动力学(大陆动力学)理论。 4、构造流变学分析:研究地球或岩石圈内部各圈层物质的变形和流动规律。 5、构造变形序列分析:研究一定构造区带构造叠加、复合、改造等关系,查明各种构造的形成顺序,确定其辈分关系和发展规律,划分构造演化阶段。 八、构造地质学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运动规律、动力来源及地球发展演化史等。 2、实际意义: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工程地质方面的地基稳定性评价、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地震、火山、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第二章 沉积岩原生构造与地质体的产状;四、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与表示方法 NW315O∠47O ,走向/倾向∠倾角,45/NW∠47 五、 沉积岩层面向的标志 面向: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成层岩系中岩层由老变新的方向。 1、层面标志:存在岩层层面上的标志。 波痕:水体不深、波浪能影响到的浅水环境下,沉积物表面呈波浪状起伏。 雨痕: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雨滴或冰雹的冲击下遗留的痕迹。凹坑向下,外圈脊状突起向上。 泥裂:松散、细粒沉积物表面,暂时露出水面,在阳光的暴晒下发生龟裂。泥裂的开口向上。 2、层内标志,主要是层理标志 交错层理:纹层相互斜交组成,常呈弧形,有多种类型。下部常逐渐变缓收敛。 递变层理:在一个单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 3、生物标志 :沉积岩中常含有生物化石,化石的保存形态也具有示顶功能。如足迹、孔穴、根系、叠层石等。 4、次生冲刷面:是固结和半固结的沉积层的顶面,因水流冲刷而成为凹凸不平的面。 5、机械落石;六、层状岩层的产状 1、水平岩层:岩层的倾角小于5度,岩层的层面基本与水平面平行。 2、倾斜岩层:岩层的倾角在5到85度之间的岩层 “V”字型法则-相反相同,相同相反,相同相同 3、直立岩层分布区的特点:直立岩层的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为一直线。 七、地层接触关系定义 上下两套地层在时间上的发展状态与空间上的接触类型。 八、整合与不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或平行,地层层序连续,岩性及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 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化石突变,缺失(缺-无沉积,失-有沉积但被侵蚀)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不整合面顶部常残留古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