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一中高2016级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与闲
就士人而言,隐逸与休闲关系紧密。宋代士人对于隐逸的态度客观上给宋代休闲文化的勃兴创造了条件。宋代隐士文化出现了转折,首先表现在隐士的数量很少。《宋书·隐逸传》记载的隐士只有 49 人,可见其少。其次,隐士之隐,很少再有像陶渊明那样避世疾俗的了,宋代的隐士多与仕宦者往来交游。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宋代士人普遍具有“归隐”的倾向,而且这种甘于归隐的心理并不能完全用传统隐士那种为了名节、人格之独立等来解释,而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形而上的人生之思。也就是在对外在事功名利与内在生命享受两者之间的权衡上,宋人思考得更为深入了。前者通常被看得很虚幻、无意义,而后者通常被认为是???命的真实。注重对生命的个性化体验,追求审美的自由生活,成为大多数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政治意义上的隐居落实到了略显世俗的诗酒人生、壶中天地的闲隐。至少这种趋势与特点在宋人的诗文中表现得很明显。
在宋代隐士那里,隐而不仕已不再是宣泄某种与政治对抗的情绪,或者宣扬一种洁净的人格魅力,而是很简单的理由:“家有山林之乐。”自然审美的欣赏进入了“可游可居”(《 林泉高致 》)的生活化场景之中。 另外日常生活的亲情、友情,即一种对生活审美的重视,也成为士人隐居不仕的借口。过一种审美的生活, 充满情感的生活,而非忙碌、异化的政治生活,是促使很多士人放弃仕宦而归田园,或者在仕宦而梦寐田园的重要因素。
中唐以来,士人普遍流行及时行乐的闲逸心理,唐宋词中多有表现。究其原因,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隐” 文化心态对此影响显著。
“中隐”既是隐逸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休闲审美心态的体现。或者可以说,中隐是以审美来调节生活,以休闲来获得有着生命韵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闲的生活中实现一种不离政治而远离政治的仕途智慧。
虽然宋代士人大多倾慕白居易的中隐模式,但亦有很大的超越。白居易的中隐前提,他说得很清楚,“隐在留司官”。这样的官位是“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中隐 》)。 而对于“大隐”,即隐于朝市的做法,白居易是否定了的,认为“朝市太喧嚣”。而小隐入山林的模式又显得过于冷清辛苦。白居易的休闲审美生活仍是要寄托于外在物质条件之上,要有官做,但不大不小,不闲不忙,还要有较为丰裕的俸禄。因此,大隐、小隐、遭遇贬谪等,对于白居易而言似很难真正洒脱闲适。宋代的士人则大为不同。诸如在朝为官、隐居山野、遭遇贬谪等传统士人所能处的所有境遇,宋代士人仍表现出诗酒风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态。他们自觉地将审美的因素与张弛有致的生命节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在仕与隐之间做到无往而不闲,无入而不自得。
因此,在宋人看来,更为难得的并非身心两闲,而应是“体未得休,而心无他营”,身不闲而心闲的生活方式 。
总之,中国的隐士文化自宋代起就越来越休闲化了。就是说隐逸并不主要是达到一种政治的目的,而更是为了获得美的生活,是从对劳形怵心到闲情逸致的转化。当然,也不否认在宋代及以后的时代,有个别时期隐逸文化会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但这已经不是隐逸文化的主流形态。正如苏辙所言:“一出一处,皆非其真。 燕坐萧然,莫之与亲。”(《 壬辰年写真赞 》)出处、隐仕都是形迹,最为重要的是“萧然”之心境。 萧然心境,即为淡泊、闲适的心境。当官的往往劳形累心,隐居者往往内心向往功名。所以,能拥有“萧然”( 审美心胸 )的人是最真了。
(节选自潘立勇、陆庆祥《宋代士人的休闲之境》)
1.下列关于“宋代隐士文化”的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的隐士多与仕宦者往来交游,不再像陶渊明那样愤世嫉俗。
B.宋代士人普遍存在归隐倾向,是因为他们通常认为外在的功名是虚幻的、无意义的,而内在生命享受才是生命的真实。
C.宋人用略显世俗的诗酒人生、壶中天地的闲隐来践行政治意义上的隐居。
D.宋代士人所倾慕“中隐”模式是一种以审美来调节生活,以休闲来获得生命韵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闲的生活中实现一种远离政治的仕途智慧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隐士文化出现转折,表现在宋代士人普遍归隐,且这种心理源于一种形而上的人生之思。
B.宋代隐士的归隐,不是为了宣泄某种与政治对抗的情绪,或者宣扬一种洁净的人格魅力,而仅是为了体会日常生活的亲情、友情。
C.白居易的“隐在留司官”表明他将休闲审美生活寄托于外在物质之上,是一种身不闲而心闲的生活方式。
D.自宋代起,隐逸就不主要是为了达到一种政治目的,而是为了获得更美的生活,是从对劳形怵心到闲情逸致的转化。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休闲文化的勃兴在客观上源于宋代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课件.pptx
- 郑丰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课件.ppt
-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卖泥塘上.ppt
- 鄂教版五下 智斗.ppt
- 鄂教版五下语文乐园三.ppt
- 郭玉良老师课件引领学生心灵成长.ppt
- 鄂教版五年级品社总复习及测试及答案.doc
-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
- 鄂教版修订三年级上册《自然界的时钟》.ppt
-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夸父追日1.ppt
- 重庆市望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重庆市沙坪坝区初2015级毕业暨高中招生适应性考试.doc
-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听泉》.ppt
-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政治 Word版含答案.doc
- 重庆江津市高2007级高三数学文科四校联考试卷 人教版.doc
- 重庆版五年级下综合实践 学科教案66.doc
-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5-2016年度上期期末语文答案.ppt
- 重庆市第十八高一英语外研版必修一《Module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课件.ppt
- 重点单词短语详解与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ppt
最近下载
- 雅安编写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暖通工程施工的方案.doc VIP
- 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总结PPT模板(2025教师专用).pptx VIP
- 高处作业风险及隐患排查(安全检查)清单.pdf VIP
- 重难点拓展:有关数轴的三种探索问题-人教版新七年级《数学》暑假自学提升讲义(解析版).docx VIP
- 2021北京清华附中初一(上)期末数学.pdf VIP
- 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要点.docx VIP
- 2023北京清华附中初一(上)期末数学(教师版).docx VIP
- 输电线路铁塔标准化设计110kV分册(第1~5章).docx VIP
- 2024年山西关铝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