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民法试题及解析
2005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民法试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1、相对权2、有限责任3、善意取得4、实用新型专利5、邻接权二、简答题1、结合我国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谈谈我国民事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2、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3、形成权在我国法律上的规定 4、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律后果5、代理权的滥用及法律后果6、法人有无人格权7、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8、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力三、试述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四、设计未来的我国用益物权的体系五、有关合同解除的案例分析
清华大学2005年民法学试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相对权:相对权,亦称对人权,是指须特定相对方协力的权利,以债权为典型。它与绝对权(以型)相对。 2、有限责任 此处 考查的知识点 似乎 是:法人的责任 法人人格否认 法人成员的有限责任 3、善意取得 推荐阅读 孙鹏 著《物权公示论》第六章第三节 江帆 孙鹏 主编《交易安全与中国民商法》第三章 ( 江帆 执笔 ) 4、实用新型专利 ( 试卷上印的是“实用新颖专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 一些教材并未给此定义,不过 吴汉东主编的《知识产权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二版 ) 及 陈美章主编的《知识产权法》( 专利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引用了国务院专利 法实施细则中的表述 具体可查阅现行国务院专利法实施细则 5、邻接权 注意:(1)触及邻接权的性质或权源(可参见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相关章的章末复习提要部分) (2)顺便简洁提及所谓图书专有出版权的性质 二、简答题 1、结合我国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谈谈我国民事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此题考查的是中国民事法律效力期间问题,而非民事实体法上的时限体系 2、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可参见《民法原论》(上)或《民法总论比较研究》、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 ( ? 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 ) 《民法原论》(上)的相关表述,重新整合,似较宜 3、形成权在我国法律上的规定 关于形成权的定义,我以为答申卫星老师所认可的王泽鉴的界定为佳,具体可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及 申卫星:《 形成权基本理论研究 》,载《 民商法论丛(第30卷) 》,法律社2004年) 此外,亦可参见郑云瑞《民法总论》北大社2004年 关于形成诉权 ,我不赞成答,而且我在考试时也没答 4、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律后果 王利明教授的专著《民法总则研究》,对此仅寥寥数语 注意:(1)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与法人终止不尽一致 (2)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法人的行为能力限缩(受王洪亮老师《身份权限缩之研究》文题启发二草创此语,望民法研习者原谅) 5、代理权的滥用及其法律后果 《民法原论》(上)有明确的相关表述不过 a.代理人滥用复任权(即擅自复代理)是否亦应属代理权的滥用 b.代理权的滥用的法律后果是否涉及表见代理 我对此尚存疑问,望斑竹指点 6、法人有无人格权 可参考《民法原论》(上)及马俊驹教授的论文《法人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立法问题探 讨》、与民法典编纂有关的讲座、论坛上的发言,以及其弟子梅夏英的主张,这些可参见马俊驹教授最近主编的有关民法典制定的一本书或有关法学网站除此之外,有必要注意: (1)尹田的三篇论文:《论一般人格权 》《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 》《论法人人格权 》 (2)薛军的两篇论文《法人人格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3)马俊驹、张翔《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4) 马俊驹、张骏(?)的发表在《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上的那篇关于人格权立法问题的论文 (5)法人有无人格权 与 侵害法人人格权的法律效果(如得否精神损害赔偿 )不是一个问题 (6)法人有无人格权 与 法人有无人格 不是一个问题 易言之, a.人格权 人格 权利能力的关系需厘清 b.本题作答无法回避法人的本质 人格权的本质 (7)本题作答似乎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无涉,糟糕的是,23号我却写到答题纸上了 很遗憾——我与马教授、梅夏英副教授的观点不一致 7、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注意题干与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联系与区别 (清华大学1999年民商法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民法学试题
二、简答 第4题)稍有不同 8、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力 崔??远 韩世远著《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阐述很散 三、试述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的法律后果 a . 试卷上将未成年人’、印为未年人 b . 我个人觉得这道题是整张试卷中出的最好的一道
c . 此题与未成年人的智力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