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正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必修二正文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历史·必修2(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eq \o(\s\up7(,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 ,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一二则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2.过程与方法: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育珍惜土地的意识和关注农民的慈爱情怀。 4.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5.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1.“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①________,教导民众②________。 2.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中国农业经历了“③________”的原始阶段。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采用了④________技术和铁制工具。在⑤________,牛耕逐渐普及全国。⑥________时,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⑦________。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⑧________。 3.贫者无立锥之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⑨________和⑩________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eq \o(○,\s\up1(11))________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二、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封建社会农民承受沉重的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负担,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③________,往往成为④________覆灭和⑤________凋残的直接原因。 2.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⑥________工程和郑国主持的⑦________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一种“⑧________”,这种水渠至今还流行于⑨________一带的干旱地区。汉代关中地区⑩________规划合理。eq \o(○,\s\up1(11))________治黄河,基本上解除了水患。 要求:根据学习目标及学案预习,通过二次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1、 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土地归氏族公有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 经济形态上: 2. 耕作方式上: 3. 土地制度上: 4. 经营方式上: 3、古代中国影响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1.口头展示:吐字清晰、讲普通话、观点明确,有条理性。 2.板书展示: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要点化,多角度展开论证。 1.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是(  )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的正确决策 C.生产工具的革新 D.社会矛盾的缓和 2.以下图片可以反映汉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 3.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③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 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 5.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促进了精耕细作的高度发展,在古代农业发展史上有着巨大你的推动作用,而在封建社会末期却成为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阻碍。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农经济有哪些特点? (2)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如何? (3)你认为小农经济为何在封建社会末期会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1.《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