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龙耳瓶
唐白釉双龙耳瓶
【名称】:唐白釉双龙耳瓶
【类别】:瓷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HYPERLINK /view/50439.htm \t _blank 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42.7cm,口径10cm,底径10.9cm。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突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胎极白。施半截白釉。
此瓶以造型的空间虚实以及轮廓线的自然和谐见长,对称的龙形柄与口、肩相连所形成的虚实对比,于浑厚质朴中洋溢出俊俏与妩媚,圆滑的曲线与折角处分明的棱角有机结合后,又于刚健挺拔中透出协调柔和的韵律美。器身施白釉,更显高贵典雅。这种瓶的形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融进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后,端庄典雅的形体一展大唐盛世的神韵。
双龙耳瓶是唐代流行的瓶式,除白釉外还有青釉、 HYPERLINK /view/23831.htm \t _blank 唐三彩等品种。
参考资料
1.
故宫博物院文物资料(撰稿人:徐巍)
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名称】 清雍正天蓝釉双龙耳瓶
【类别】 瓷器
【年代】 清 HYPERLINK /view/2686.htm \t _blank 雍正年间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 HYPERLINK /view/50439.htm \t _blank 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另外,康熙朝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而雍正时出现行体较大的天蓝釉瓷器,如罐、瓶、缸、花盆等。
唐白釉双龙耳瓶
【名称】:唐白釉双龙??瓶
【类别】:瓷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 HYPERLINK /view/50439.htm \t _blank 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42.7cm,口径10cm,底径10.9cm。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突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胎极白。施半截白釉。
此瓶以造型的空间虚实以及轮廓线的自然和谐见长,对称的龙形柄与口、肩相连所形成的虚实对比,于浑厚质朴中洋溢出俊俏与妩媚,圆滑的曲线与折角处分明的棱角有机结合后,又于刚健挺拔中透出协调柔和的韵律美。器身施白釉,更显高贵典雅。这种瓶的形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融进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后,端庄典雅的形体一展大唐盛世的神韵。
双龙耳瓶是唐代流行的瓶式,除白釉外还有青釉、 HYPERLINK /view/23831.htm \t _blank 唐三彩等品种。
隋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
【中文名称】:隋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
【英文名称】: White—glazed twin vase with dragon—shapedhandle
【类别】:瓷器
【年代】:隋代
【文物原属】:原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于 HYPERLINK /view/59598.htm \t _blank 中国历史博物馆。
【简介】:
高18.5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2.5厘米,腹径11厘米。
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有细小的冰裂纹。盘口,单颈,双腹相联,连接处有两个环形系。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着瓶中的玉液琼浆。双龙柄为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干练,形象生动逼真。
这件传瓶,造型新颖别致,是隋代创新的器型。胎土白中泛黄,胎土施化妆土,器施白釉,釉未挂满,开细碎纹片。白瓷自北齐开始出现历经隋代走向成熟,到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白瓷的出现日趋完善,为日后出现精美的彩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而隋代白瓷功不可没。这件传瓶代表了隋代白瓷的最高水平。
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还珍藏有一件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李静训墓中所出这件双龙柄联腹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由此可知,此类器应名之为“传瓶”。
【相关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