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5推荐作品1狱中杂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高中语文5推荐作品1狱中杂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5推荐作品1狱中杂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①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②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简介】 《定风波》,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此调取名本意是平定叛乱的意思,与五代欧阳炯所作,句律稍异。调见《尊前集》双调,六十二字,平韵仄韵互用。 【注解】 ①芒鞋:即草鞋。 ②萧瑟:风雨声。;【故事】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 这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险恶,生活也很穷困。如小序中说,三月七日,行至沙湖道中遇雨,而雨具又先被人带走,同行的人都淋得十分狼狈,苏轼却独以为不然。不久,天就晴了。苏轼写的这首词,可以说就是写这场雨中行的情景与感慨。 别听那雨点穿过林子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何妨高声吟啸且慢慢行走。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这风雨横行的沙土路上行走,我觉得比骑马还轻快舒服。这点雨怕什么?我平生就是这一身蓑衣任风风雨雨吹打。; 一阵料峭春风把我从醉态中吹醒,微微有些寒冷。可山头斜阳向我迎来,为我驱走了寒意,回头望望我走来的风雨萧瑟地方,已经走过,我要归去了!现在也不在乎是风雨还是晴天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析】 均为介词,表凭借。A.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不译;B.指示代词,那/副词,表祈使,可要、当;C.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什么。 【答案】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命题分析】 本题???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 “嘲笑侮辱他”说法错误,原文是“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 【答案】 B;4.走近作者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亦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因“《南山集》案”牵连被捕。《南山集》的作者戴名世富有民族气节,是方苞的同乡旧友,方苞曾给《南山集》作过序,《南山集》的木板又藏在他家,因此被牵连下狱。后来经过大官僚竭力营救,才得免死;被编入汉军旗下为奴。由于他素来有文学名气,才得在皇帝的南书房当差。康熙六十一年(1722)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元年(1723)免除奴籍,并升为内阁学士。乾隆年间,升礼部侍郎。著有《望溪文集》。;方苞以他的文章与文论,被人尊为桐城派的始祖。其实方苞本人生前并没有自树宗派的想法;不过他的文章与文论,对以后的桐城派作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就居于桐城派创始人的地位。 他论文提出“义法”之说。“义”就是要言之有物,“法”就是要言之有序,“义法”就是既要有内容,又要讲形式,而且形式的变化应该合乎内容的要求。但我们联系他的写作实践来看,方苞的文论和其他论说性文章,大都缺乏深刻的内容,倒是他的叙事、抒情的短文,却有一些生动可取的佳作。;5.丰富视野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安徽桐城人。二十岁起,做了十多年书馆教师;后来给官僚做幕友,给书坊编选、批注文章选本。康熙四十八年(1709)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这时他已五十七岁。他富有民族思想,所作史传,有不少是记述抗清志士和遗民事迹的。公元一七一一年冬,御史赵申乔告发他的《南山集》有“狂悖”的话,公元一七一三年,清圣祖亲自下令杀害他,牵连被杀的共有三百多人,是清初文字狱中有名的“《南山集》之狱”。所著《南山集》遭到禁毁,百余年后才有人辑录他的遗稿刻印出来,已经远远不是原貌。;1.本文描写了清王朝刑部监狱的怎样的现象? 归纳篇中揭露监狱的黑暗与残酷,重要的有下列几点:一、监狱中的起居与卫生条件极端恶劣,不顾犯人的死活,以系囚的人多为有利可图,因此往往造成疾疫大作。二、刽子手、主缚者以及专管上镣铐和打板子的狱卒,都以自己执行的职务作为敲诈勒索的手段,穷凶极恶,无以复加。三、在监狱里任职多年的役吏,私自篡改文书,偷换奏章,改填姓名,玩忽人命,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四、在狱中住久了的屡次犯罪的坏分子,与差役、狱卒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以监狱为牟利之所。;从以上事实来看,这种监狱对那些蒙冤的小百姓来说,简直是人间的活地狱;对那些强徒恶吏来说,则是为非作歹的乐园;对整个社会来说,毋宁是产生罪恶的渊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