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

诚邀您加盟学慧教育,来学慧做授课老师、来学慧做论坛版主、来学慧做辅导老师(在线考场)、来学慧做谦职资料编辑。服务教育、共创双赢!有意者请把简历发到:xuehuiedu@126.com。 学慧教育  HYPERLINK  国内领先的C2C教育平台 专业 ? 权威 ? 互动 ? 快乐   中药鉴定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鉴定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2.我国历代与中药鉴定密切相关的重要本草。   3.中药的产地、采收加工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4.中药鉴定的依据、中药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及中药鉴定方法。   5.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与药材鉴定有关的规定。   6.各类中药的鉴定和常用名词术语。   7.12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和部分中药的附药、附注。   8.6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性状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浸出物和含量测定。   9.4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和性状鉴别。   10.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总论 ?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 中 药 鉴 定 学 的 定 义 和 任 务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1)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 (2)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3)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1)药材和饮片出现伪品、混淆品、掺杂品或掺伪品的主要原因 (2)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 (3)中成药的鉴定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 化质量标准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1)中药的资源 (2)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方法二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古代中药鉴定与本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晶珠本草、植物名实图考(1)收载药物总数 (2)中药鉴定方面的学术价值? ? (续表)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三 中 药 的 产 地 、 采 收 和 产 地 加 工(一)中药的产地1.产地与中药质量的关系产地与中药质量的关系2.道地药材主要道地药材产地(二)中药的采收1.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采收与中药质量的关系2.中药的适宜采收期适宜采收期的确定3.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1)植物药的采收原则 (2)动物药的采收原则 (3)矿物药的采收原则(三)中药的产地加工1.产地加工的目的产地加工的目的2.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四 中 药 的 鉴 定(一)中药鉴定依据1.国家药品标准(1)《中国药典》 (2)部颁药品标准2.地方药品标准(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炮制规范(二)中药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1.中药检验的分类(1)抽查检验 (2)委托检验 (3)复核检验 (4)仲裁检验 (5)进口检验 (6)自检2.中药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   (1)检品受理 (2)检验 (3)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4)异议与仲裁(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与药材鉴定相关内容简介1.凡例(1)凡例的作用 (2)名称与编排 (3)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 (4)精确度(续表)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四 中 药 的 鉴 定(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与药材鉴定相关内容简介2.附录(1)药材取样法 (2)杂质检查法 (3)水分测定法 (4)灰分测定法 (5)浸出物测定法3.《中国药典》药材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名称 (2)来源 (3)性状 (4)鉴别 (5)检查 (6)浸出物测定 (7)含量测定 (8)炮制 (9)性味与归经 (10)功能与主治 (11)用法与用量 (12)注意 (13)贮藏(四)中药鉴定的方法   1.来源鉴定法(1)来源鉴定的目的与内容 (2)观察植物形态 (3)核对文献 (4)核对标本2.性状鉴定法(1)中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中药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质地、折断面、气、味 (3)药材和饮片性状鉴别名词术语3.显微鉴定法(1)显微制片方法 (2)植物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的鉴别 (3)显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