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渗透检测培训选编
无损检测培训;第一章 渗透检测概论;三、渗透检测工作质量的控制体系
包括:1、渗透检测设备
2、渗透检测材料
3、渗透检测工艺方法
4、渗透检测环境条件
5、渗透检测人员技术资格
四、国外渗透检测现状
以美、英、法、德、日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渗透检测发展迅速,体现在:
1、渗透检测材料和检测方法形成系列化标准化;
2、针对一些特殊问题研制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如:
; 渗透自动检测系统
闪烁荧光渗透法
水基渗透液
低硫、氟、氯渗透探伤剂等。
五、国内渗透检测发展及现状
七十年代前,煤油+滑油
七十年代,研制出自乳化荧光液和后乳荧光液及低毒型着色液;
渗透检测材料性的稳定性、氟、氯、硫含量控制、渗透检测材料及方法的系列化、标准化尚存在差距。;§1-2 渗透检测基础知识; 2、适用性及局限性
⑴、适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工件的表面开口缺陷(目视检查难以发现的细微缺陷)。
其优点是:
不受材料类型的限制,即可检测金属材料,也可检测非金属材料;
不受工件形状和结构的限制,适用于锻件、铸件、焊缝各种压延件如板、棒、丝材等;
不受缺陷方向和形状的限制,可检查各种取向和形状的缺陷。
⑵、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如粉末冶金材料或工件;也不适合于喷丸、喷砂处理的工件。
;二、渗透检测方法分类
1、按渗透液所含柒料种类分类
⑴、着色法
⑵、荧光法
2、按去除多余渗透液的方法分类
⑴、水洗法
⑵、后乳化法
⑶、溶剂去除法
3、按显象剂类型分类
⑴、干式显象法
⑵、湿式显象法;四、渗透检测操作程序
;五、各种渗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1、着色法:在日光或白光下观察,不需电源。
⑴、水洗型着色法:
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表面粗糙的工件;但灵敏度低,不易发现细微缺陷。
⑵、后乳化型着色法:
灵敏度较高,适宜检测较精密的工件。
⑶、溶剂去除型着色法:
操作方便,应用较广,适合大型工件局部检测,不适合于大批量工件检测。; 2、荧光法:在黑光灯下观察,需要电源和暗室。
⑴、水洗型荧光法:
成本较低,易于水洗,检测速度快,适宜于表面较粗糙的工件和大批量小型零件检测。
容易过清洗,检测灵敏度较低,宽而浅的缺陷容易漏检。
⑵、后乳化型荧光法:
对细微缺陷和宽而浅的缺陷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检测效果好。成本较高,清洗困难,不适合于表面粗糙的工件和有螺纹、键槽等结构的工件。
⑶、溶剂去除荧光法:
操作方便,可用于无水源场所,适用于局部检测。成本较高,易燃易挥发,不适用于表面粗糙的工件。去除操作容易失误。; §1-3 三种表面检测方法比较
;第二章 渗透检测的表面化学基础; 2、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
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大小用表面张力系数表示,它是单位长度上的表面收缩力,单位为达因/厘米(dyne/cm)或牛顿/米(N/m)。
一般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易挥发液体的表面张力比不易挥发的表面张力小,含杂质的液体表面张力比纯净液体的表面张力小。;§2-4 润湿方程与接触角
1、润湿(或不润湿)现象
液体和固体接触时,出现两种情况:
⑴、当水滴掉在无油脂的玻璃板上,水滴沿玻璃板面慢慢散开,即液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液体润湿固体表面的现象。
⑵、当水银滴在玻璃板上时收缩成球形,即液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有缩小的趋势,这是液体不润湿固体的现象。; ⑶、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的润湿和不润湿现象,是由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液体与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决定的。
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是内聚力,液体与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是液体与固体间的附着力。附着力大于内聚力时,液体沿固体表面扩散开,发生润湿现象;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液体在固体表面收缩成球形,发生不润湿现象。
同一种液体,对不同固体可能是润湿的,也可能是不润湿的。如水能润湿无油脂玻璃,但不能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