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istic方程参数估计和曲线拟合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刘璐 学 号 20082501055
专 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Logistic方程参数估计和曲线拟合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2011年 3 月 14 日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Logistic方程参数估计和曲线拟合
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在5℃马铃薯培养液,22℃马铃薯培养液和22℃蔗糖培养液中酵母菌增长数量的观察,使学生了解在不同温度、不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情况以及掌握Logistic方程参数估计和曲线拟合。
实验试剂、材料与器具
1、实验试剂与材料
酵母菌菌液,蒸馏水,去皮马铃薯,葡萄糖,蔗糖
2、实验器具
恒温培养箱、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锥形瓶、量筒、移液管、纱布等
实验步骤
1、配制马铃薯培养液和蔗糖培养液,分装进3个锥形瓶中(2个马铃薯培养液和1个蔗糖培养液),编号A,B,C,高温高压灭菌。
2、分别接种1mL的酵母菌菌液到A,B,C瓶中,并把A,C放置在22℃,B放置在5℃的培养箱中培养。
3、每天定时观测一次,记录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情况,至酵母菌的数目连续3天不变化为止。
4、分析记录的数据,比较在不同温度、不同培养液下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1 5℃马铃薯培养液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图2 22℃马铃薯培养液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图3 22℃蔗糖培养液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从上述曲线图,可以看出22℃马铃薯培养液为酵母菌增长的最适环境。该曲线(见图2)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非呈“S”形增长。原因可能是①酵母菌增殖和衰退的速度均比较快,而我们观测的间隔时间较长。②我们没有相应补充培养液中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使得营养物质消耗殆尽,酵母菌数量急剧下降。
由于我们实验所得的22℃马铃薯培养液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非呈“S”形增长,因此难以进行Logistic方程曲线的拟合[1],故在此仅做种群曲线变化情况的分析。
一般而言,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可以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这 4 个时期[2]。
调整期:酵母菌培养开始时一般不立即增殖,而是要完成对新环境的调整和适应。这段时间内细胞代谢活跃,体积增长较快,大量合成细胞增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2]。如图2中培养的第1天。
对数期:是酵母菌生长、繁殖最旺盛的时期。这时期酵母菌代谢旺盛,形态、生理比较稳定[2]。如图2中培养的第2天到第4天。不过在图2的对数期中出现了升——降——升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各人统计数据时的标准不统一,或计数时将一些杂质等计算在内,或计数时没有区分活菌和死菌等原因,使最终结果产生误差。
稳定期:当酵母细胞的繁殖速度达到最高峰时,其细胞总数不会再增加,新增加细胞数和死亡细胞数出现动态平衡[2]。若在稳定期停止培养,则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是呈“S”形的。但在图2中难以看出稳定期,这可能是因为该环境下酵母菌培养的稳定期非常短,不到一天的时间。
衰亡期:这一时期内营养物质消耗殆尽,有害代谢废物积累加剧,生长环境进一步恶化,酵母菌大量死亡[2]。如图2中的第5天至第10天。但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培养的第7天到第9天,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出现稳定,下降速度明显减缓,这可能是因为在培养的第5天到第6天中,酵母菌大量减少,使得种群密度下降,对营养物及空间争夺相关的种内斗争减少所造成的[2]。但由于有害代谢废物积累,最终酵母菌数量还是在不断下降。
对比22℃马铃薯培养液下酵母菌的种群增长,在5℃马铃薯培养液中培养的结果(见图1)是,第1天至第8天,酵母菌种群数量没有明显增长,而到了第9天和第10天,酵母菌开始旺盛生长。这可能是因为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使得调整期增长而导致的[3]。我们可以预测由于低温的影响,酵母菌生长的稳定期会延长,衰亡的速度会减慢[3]。
对比22℃马铃薯培养液下酵母菌的种群增长,在22℃蔗糖培养液中培养的结果(见图3)是酵母菌有少量生长,但很快便衰亡。这是因为在蔗糖培养液中酵母菌生长所需的碳源、 氮源、无机盐、生长素等缺少或不足,因此无论温度条件多么适宜,酵母菌的生长还是受到了不利影响[2]。
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时,应注意取菌液前必须摇匀,而且不能取底部马铃薯杂质沉淀较多的部分,因为这样会使得统计的数据摇摆不定[4]。同时,由于每个同学计数时的标准不一致,如对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计算,出芽的酵母菌的计算等,这样最后的结果上会存在偏差[4]。另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