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无锡斗门小志译并注2014020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緒]无锡斗门小志译并注20140205

【光绪无锡斗门小志】译并注 网中介召如下: “[光绪]无锡斗门小志:不分卷(清)佚名纂。稿本。一册。书中不题撰人。半叶九行十九至二十三字不等,蓝格,单鱼尾,四周双边。是志为斗门一乡镇志。斗门,亦称陡门,在无锡西北运河北岸,因斗门闸而得名。斗门闸,乃宋咸佑所置,“以杀芙蓉湖水”。此志所辑,大多为历代治理芙蓉湖之文献资料,另有斗门历史和当代人物传略事迹,及“挽联汇录”。志中有李金镛生平,叙及清光绪十六年(1890)金镛辞世,又,称清代为“国朝”,故其成书当成于光绪十六年之后,民国建立之前。此志不见有刻本存世,似未曾刻印,稿本仅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一,地方志 译文: 稿本未刻,【无锡斗门小志】。 斗门见于【邑志】曰斗门闸,咸佑中置;以杀芙蓉湖水。【咸淳志】闸在县西北四十里地,今距县二十里。闸以防水,其为地逼于湖无疑,里社不必拘也。以此而言东湖即杨家圩,地博。而入前洲莲蓉社、玉祁礼社,俗称北七房诸地。讵庸虑其阑入。 注解: 1,咸佑中置,即南宋(1274-1276年)左右,辞海中古时斗通陡,斗门古代指堤、堰上放水的闸门。或横截河渠,用以壅高水位的闸门。所以陡门最早是斗门闸,因作斗门,后来闸的作用不再成了桥;高桥向北至秦巷约十多里中有十三条浜,只有陡门河四通八达,其余都是死浜。陡门河如突然一扇门。所以后称陡门桥。斗与陡既是同音,古又是通用字,还包含了从闸到桥的演变过程之妙!近百年来陡门先有闸后有桥,已成了被遗忘的历史。今存陡门桥为明嘉庆26年即1547年重修。 2,【咸淳志】闸在县西北四十里地,今距县二十里。咸淳即南宋咸淳(1265-1274年)。 3,查见(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第412页莲蓉闸在县西北二百五十步,斗门闸在县西北四十里,宋元佑七年置。以杀芙蓉湖水,今废。(宋元佑七年即1092年置)。 4,查见(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第397页,欧渎在县西北四十里兴道乡,宋元佑间治芙蓉湖为田,遂于此地置减水等闸。遇涝则开闸泄水,由江阴以入大江。 明朝弘治 (1488-1505年)。如果斗门闸始建于宋元佑七年即1092年,至明朝弘治 (1488-1505年)‘今废’为止约存世413年左右。如果始建于咸佑年即宋(1274-1276年)则约存世230年左右。 5,查见无锡县志(元)佚名纂修记载:欧渎,去州西北四十里兴道乡,有减水石(石达)、斗门闸宋元佑间置。盖以芙蓉湖为田。遇涝则开闸泄水,从闸口出由江阴界以入江。 兴道乡有减水石,即相当于闸。如著名的河北省涿州市,同治《重修金门闸减水石坝记》。 6,欧渎在县西北四十里兴道乡,今前洲地界,这说明闸最早建于今前洲镇地界,后来南移至今陡门桥地方。我意为这才是闸在县西北四十里,今距县二十里的最好解释。“今距县西北二十里“不能误认为小志作者所言,假如小志作者所说此言就错了,明弘治记载闸已废。本书中并没有发现有作者本人的言论与观点,全部来源于史书的摘录,也许正因为这样当年才未刻印。 其二,这不是【咸淳志】中的文字,“咸淳”时斗门闸还未建,因为“咸佑”晚于“咸淳”。此为【邑志】中文字,应与前面的【邑志】相联接。那未,假如邑志中的“咸佑中置”是错了,应是“元佑中置”呢?当然也有这种可能,反过来“今离县西北二十里”应该是咸淳志中的记载了。 其三,我们不应把斗门闸仅仅看作“地名”,它是一个“水利设置名”;它和兴道乡的“减水石”一样。芙蓉圩图考中闸有很多,只是这是两个有名的或最重要的“闸”。只是后来,“斗门闸”成了地名,而“减水石”没有。所以,我们不能把“斗门闸在县西北四十里”看作错误。它指的这个“水利设置”曾经在县西北四十里,不是指斗门这个“地名”在县西北四十里! 我们暂且不论谁对谁错?斗门闸的西北面还有一座有名的“减水石”这已经肯定无疑的了! “咸佑中置”、“元佑中置”,一字之差相隔近200年。小志的作者将本书的争论点放到本书的开头是有其意义的? 7,名词:1,讵庸虑其阑入,讵,怎、岂的意思;庸,通用。这里是怎用或岂用虑其阑入。2,里社不必拘也。里社,古人以乡为社。拘也,不必顾虑。3,以杀芙蓉湖水的杀,整治、克,战胜、扼杀之意。 译文: 区域东以五泻河,俗称白荡圩;北达于四河口,闸西以运河之蠡口桥分支迤逦。而北万寿河,由五泻河之北东流而达菱庄,折而西北荫桥港自西来,西北流而入富庄。 河北流折而东经永安闸,北与芙蓉圩毗连,水东流四河闸,河自东而西经五龙泾,又西蟆塘河,由南而来入之。自此西流而与永安闸河会合。 其间市镇曰玉祁、曰礼社、曰莲蓉社、俗称北七房;曰石幢、曰浮舟村、曰前洲、曰秦巷镇其大较也。 晋张阖治芙蓉圩湖。 【南徐记】,晋张阖尝泄芙蓉湖水令入五泻。 注于具区欲以为田,盛冬著赭衣,令百姓负土;值天寒凝冱,其功不成【县志】。 【嘉庆志】云:晋元帝大兴四年,侍中张阖出为晋陵内史,开曲阿“新丰塘”,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