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山:一朵美丽的麻栗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祜山:一朵美丽的麻栗花

PAGE  PAGE 8 拉祜山:一朵美丽的麻栗花 ——记党的十八大代表李娜倮 在那个随处充满着音乐歌舞的老达保寨子里,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年近三十,扎着马尾辫,背着吉他,脸上荡漾着笑容,身着用银制品装饰、色彩鲜艳的拉祜女子在踩着节拍婆娑起舞,听到旋律优美的天籁之音从她粗糙的手指间自然流出。这朵拉祜山美丽的麻栗花就是中共十八大代表——李娜倮。 娜倮,一个普通地道的拉祜农家妇女,既没有上过一天的音乐学院,也没有受过一天的专业训练,却凭着对民族音乐的挚热之情,用她那双整日拿着农具干农活的粗糙之手谱写出了一首首旋律动听,歌词朗朗上口的歌曲。仅因热爱民族音乐甘做拉祜文化的传播者,带领着老达保雅厄艺术团,以一首《快乐拉祜》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响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唱到了国家大剧院,使“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拉祜文化揭开神秘面纱,走出云南、走遍中国、走向世界。从此,她用歌声谱写了快乐幸福的人生新篇章。 用歌传承拉祜文化 “我没有多少文化,最怕的就是说不出自己心中的所想。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才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世代相传下去。”怀揣这样一个理想与愿望,为了创作出更多让老百姓喜欢听都能唱的歌曲,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拉祜文化。今年29岁的娜倮一方面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双语”(拉祜语和汉语)学习,一方面努力向她的父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李石开)学习拉祜文化,并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2002年,老达保成立了拉祜雅厄艺术团,团长是娜倮的父亲李石开。可艺术团成立之初队员不多,因此,有音乐天赋的娜倮与弟弟扎努、扎思率先报了名。娜倮心想:要传承并弘扬村里的拉祜文化,艺术团必须不断发展壮大。因此,为使拉祜雅厄艺术团全面展示绚丽多彩的拉祜文化,她积极主动承担了宣传、组织、动员等大量工作。期间,虽然大部分村民都能积极参加演出训练,但仍有少部分村民认为参加演出排练会耽搁许多农活,在排练时没有积极参与。大李扎裸,能唱能跳,会演小品,多才多艺,但由于比较年轻,经常是想来就来,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影响了整支队伍的排练。为此,她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劝导帮助,最终帮大李扎裸改掉了这个坏习惯,而大李扎裸也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达保五兄弟”组合中的一员。像这样的情况还很多,娜倮总是怀着宣传弘扬拉祜文化的心愿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积极参与到传承和弘扬拉祜文化的各项活动中。在她的大力宣传动员下,艺术团成员从成立之初的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拥有吉他100多把。影响力和感召力也在不断增强。 为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娜倮还被特聘为酒井乡勐根村完小的双语教师,专门向1至5年级学生传授拉祜文化。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酷暑还是严寒,除应邀外出演出等特殊情况外,她都一如既往,从不间断,始终坚持每周到勐根村完小给学生们上三节拉祜文化课,教孩子们跳芦笙舞、摆舞、弹吉他。同时,她还带领村民学习民族贺歌、礼仪歌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学唱活动,带头跳民族健身操、三跺脚、芦笙舞、拉祜摆舞等,还动员自己的丈夫张扎思加入到传承拉祜文化的行列中,到学校或在村子里教小男孩吹芦笙。在她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使独具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如今老达保村名声远扬,成为“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看到孩子们慢慢成长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娜倮脸上总是充满阳光,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同时,她也会感慨的说:“虽然我将自己有限的所学教给了村民、传授给了孩子,让老少村民都各有所长。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希望有更多懂拉祜语的老师来学习拉祜的传统文化,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教拉祜歌舞,让拉祜文化世代相传,永不消逝。”现在的老达保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个个都是能歌善舞的乡村歌手、民间舞蹈家。娜倮那份淳朴美好的心愿让拉祜文化在全民的共同参与下不断发扬光大。 用心播种幸福之花 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在丈夫心中,娜倮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妻子。2001年5月,娜倮与憨厚老实的拉祜族小伙子张扎思喜结良缘,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婚后夫妻俩相敬如宾,用心经营着这个布满温馨的家。如今,膝下已有一双儿女并且乖巧懂事。在夫妻俩的悉心培育下,儿女们在潜移默化中都具备了良好的文艺素质。2009年6月,7岁的爱子张如达参加普洱市民族民间艺术节展演;201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和普洱“梦想合唱团”节目表演,他大方娴熟的表演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父母眼里,娜倮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女儿、好儿媳,“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语在娜倮身上是最好的体现。走进娜倮家,迎面扑来的是一种家的温馨与幸福,在她的家里每天也都会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亲情。在学生眼中,娜倮是个慈祥的“母亲”。“我走了,我的那些孩子怎么办,谁来给他们授课,来传授这些拉祜文化?”这是娜倮在每次外出演出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正是这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