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

第九章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第三节、固废综合利用及资源化;1.筛分;;2.重力分选;磁力分选 磁力分选简称磁选。磁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磁选法,另一种是磁流体分选法,后者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选取方法。 ;(1)磁选原理 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处理方法。 磁选过程是将固体废物输入磁选机后,磁性颗粒在不均匀磁场作用下被磁化,从而受磁场吸引力的作用被分离出动,而非磁性颗粒由于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很小,仍留在废物中而被排出。 ;铁磁性物质在磁场中的分离 ;磁力滚筒;4. 电力分选;(1)静电分选机 废物的带电方式为直接传导带电。;5.浮选;气泡;第四节.危险废物的预处理;一、固化处理概述;3. 方法;;4. 产品要求基本原则 (1)所得到的产品应该是一种密实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较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的固体; (2)处理过程必须简单,应有有效措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逸出,避免工作场所和环境的污染; (3)最终产品的体积尽可能小于掺入的固体废物的体积; (4)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水分或其他指定浸提剂所浸析出的量不能超过容许水平(或浸出毒性标准);;二、固化/稳定化技术;2. 适用范围;3. 影响因素: pH:较高容易形成金属盐和碳酸盐沉淀; 水、水泥和废物的量比: 凝固时间:初凝2小时;终凝48小时内。加入促凝剂、缓凝剂控制 促凝剂:偏铝酸钠、氯化钙、氢氧化铁等无机盐 缓凝剂:有机物、泥沙、硼酸钠等;4. 三种工艺 外混法:搅拌、洗涤;耗时耗力 容器内混合法:不产生二次污染:危害性大且数量少的危险废物 注入法:粒度大或很不均匀,不便搅拌;滚动、产气/放热;;(二) 熔融固化——玻璃化;(三)塑性材料固化法: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 1. 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并硬化的材料,以后再加热不会重新液化或软化。 适合:低水平有机放射性废物;非蒸发性的、液体状态的有机危险废物。 由于操作中有机物的挥发,容易引起燃烧起火,所以通常不能在现场大规模应用。可以认为该法只能处理小量、高危害性废物,如剧毒废物、医院或研究单位产生的小量放射性废物;2. 热塑性塑料 用熔融的热塑性物质在高温下与危险废物混合,如沥青、石蜡、聚乙烯、聚丙烯等 缺点:在高温下进行操作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且较为耗费能量;此外,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物质,其中有些是有害的物质。另外,有时在废物中含有影响稳定剂的热塑性物质或者某些溶剂,影响最终的稳定效果。;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一)、固体废物处置的概念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或者清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收的活动。 是解决固体废物的最终归属问题。;1、处置的原则;2、处置方法的分类和特点;(二).土地填埋处置;卫生土地填埋;2、基本操作 (1)填筑单元:40~75cm 的废物薄层→压实+15~30cm 的土壤层共同构筑成一个单元。 (2)升层:具有同样高度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筑单元构成。 (3)卫生土地填埋场:是由一个或多个升层组成,当土地填埋达到最终的设计高度之后,再在该填埋层之上覆盖一层90~ 120 cm 的土壤,压实后就得到一个完整的卫生土地填埋场。;3、分类 (1) 厌氧填埋:国内采用最多的形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费用低、还可回收甲烷气体等。 (2)好氧填埋:类似高温堆肥,能够减少渗出液及地下水污染;分解速度快,能有效地实现无害化。但是,处置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成本很高,较难推广使用。 (3)准好氧填埋:介于厌氧和好氧之间,更类似于好氧,也不宜推广应用。 4、必须考虑的问题:防止浸出液的渗漏、降解气体的释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场地的开发和利用。;填埋场地的选择;4、气象条件 一般应选择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环境,要避开高寒山区选址。选择背风的地点作填埋场,尽量让风朝着填埋作业的方向吹。 5、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应全面掌握填埋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避免或减少浸出液对该地区地下水源的污染。一般要求地下水位尽量低,距底层填埋物至少有1.5m。 6、环境条件 填埋场要尽量避开居民区,要适当远离城市,并尽量选建在城市的下风向。 7、场地的最后利用 填埋场封场以后,要求有相当面积的土地能作他用,; 地下水保护系统设计; 2. 浸出液的成分与性质 pH值:酸性 ; BOD5:200~4000 mg/L ;COD:3000 mg/L ; 溶解总固体:6000 mg/L以上 ; 氨氮:500 mg/L ; 氯化物:2000 m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