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顺溪古建筑群 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docx

探访顺溪古建筑群 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访顺溪古建筑群 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

探访顺溪古建筑群 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图)? ? 【 HYPERLINK /pieces/200701/04/javascript:doPrint(); 打印本稿】 【 HYPERLINK / 进入论坛】 【 HYPERLINK /pieces/200701/04/9989614.shtml Email推荐】 【 HYPERLINK /pieces/200701/04/javascript:window.close() 关闭窗口】 2007年01月04日 16:56 ? 四房全貌 ? ????2006年全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前夕,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阳县顺溪陈氏民居榜上有名。上月2日,顺溪古建筑群的保护规划论证会议于平阳召开。省文物局、省建设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温州市文物局、平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实地踏勘了顺溪古建筑,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关于保护规划的介绍,并对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讨论。处在深山之中、内涵丰富的顺溪古建筑群因其独特魅力成为关注焦点。 ? ????民间谚语广为传诵? ????“青街竹,顺溪屋”。这句流行于平阳民间的古老谚语,准确地表达了平阳西部山区著名小镇的乡土风情,反映了平阳人对本地乡土建筑的自豪感。一直以来,传统古民居是平阳文化遗产的一大特色,它们以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风格独特闻名于世。顺溪古建筑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顺溪古建筑群位于平阳县顺溪镇,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腹地。周围群山耸立,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清溪环绕。现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共有10座,总建筑面积达25200平方米,多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粉墙黛瓦,沿溪而筑,布局恢宏,体量巨大,构建精巧,给人以古朴、深邃、庄重的感觉,是浙南温州古代民居建筑体系的重要类型之一,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 ? 檐柱斗拱 ? ????大屋营建历史沿革?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居住在昆阳附近大岙底的平阳凤凰山陈姓大族的一支,20世祖陈育球举家翻山越岭西行上百里,从鳌江下游平原来到四面环山的顺溪山坳定居下来。或许当时陈育球并未想到,他的后裔们经过400多年的筚路蓝缕,使昔日山重水隔、近乎荒芜的山坳发展为鳌江上游的第一大镇。? ????陈氏迁徙顺溪百余年之后,传至清初陈嘉询(1691—1760)一代,陈家开始大兴土木,营造第一座大屋——陈氏祖屋。其子陈永千育有七儿:陈显仁(1747—1819),陈安仁(1749—1813),陈为仁(1751—1782),陈作仁(1752—1818),陈深仁(1754—1787),陈景仁(1758—1808),陈崇仁(1767—1847)。经过历代苦心经营,积聚了大量财力,大规模的营建活动此起彼伏。除陈深仁和陈景仁外,均从祖屋分出,各立门户,择地建造大屋,其样式皆似祖屋,惟面积大小有别。至今留存的顺溪古建筑群主要为陈嘉询支派所营建,计有陈氏祖屋、老大份大屋、老四份大屋、老七份大屋、老二份大屋、新大份大屋、新二份大屋和陈氏宗祠8座。另外,其他支派于溪北村建陈迢岩大屋和陈有相大屋,共计10座大屋。? ????鲜明特色贯穿始终? ????选址顺溪古建筑群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族意识和风水观念。受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乡土建筑在选址及院落环境的设置等方面十分讲究。陈氏大屋亦如此,这在乾隆顺溪陈氏家谱中也有所反映。据《增修家乘序》载:“吾高祖明山公今居大岙攀龙,逮三传育球公经营四方,客游顺溪,相土宜而觇物产,遂创山业田园,揭家室而居矣。”正是顺溪山水秀美,才使顺溪始祖陈育球选中了这片山峦重叠的穷乡僻壤,并相信他们居住的山坳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整个山坳就像一只大船,西侧有秀丽的画眉峰,形似一个高耸入云的等腰三角形,是这只大船的桅杆,而“一帆风顺”会给顺溪带来好运气。顺溪北有连绵高山耸立,南面溪流曲折而过,涉溪迎面即有远山近丘。整个区块东西狭长,南北窄短。北部高山冬季可以抵挡北方寒冷的空气进入顺溪谷地,南面的溪流又提供了生产、生活的便利。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东南一带民居建筑的朝向亦大多如此,这是由特定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而顺溪大屋的大部分建筑为坐西朝东,也应了“一帆风顺”这句话。顺溪村落在早年时不建石板桥,来往行人用的是碇步,也没有水井。他们的理论是石板压在船身,不利行船,而挖口水井,等于把船凿个洞。 ? 顺溪碇步 ? ????规模建筑规模宏大,布局颇具特色,运用大开间、多院落的组合。顺溪古建筑群以规模大而著称于当地,这个“大”不在于建筑单体的体量,而主要体现在大开间、多院落上面。多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