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药学[4章]-12药学班
第四章 生药的炮制;目的要求;第一节 生药炮制的发展概况;历代医药书籍对炮制的论述;《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圣张仲景所著,两书中收载的药物有183种、其中73种注明了炮制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部分药物的炮制质量要求和目的;
《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专著.奠定了中药炮制的基础,书中提出的十余种炮制方法,有些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专章讨论药材加工技术.提出,对药物要“依法炮制”、“修制合度”,炮制被列为法定的制药技术。
明·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在炮制理论上有较大发展,提出了制药原则: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气味反失;指出辅料的作用原理: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等。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制”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缪希雍在他的《炮制大法》卷首提出了著名的“雷公炮制十七法”,这是对前人炮制方法的总结。 ;以后的各个时期,中药炮制出现了“各地各法”,“一药数法”的局面。
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中药事业的发展,从1963年版的《中国药典》起,正式列出了炮制一项,使炮制在生产、科研、教学诸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第二节 生药炮制的目的 ;川乌:为毛莨科卡氏乌头干燥主根
侧根称附子
它“大辛,大热”,为“大毒之品”,炮制后才能使用;
炮制的目的:去乌头碱
;常用炮制方法为浸、漂、蒸、煮等,从而降低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三、转变药性,适应临床需要
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可以转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 ;;影响药物的归经;
可缓和药性;
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利于药材的贮藏,保存药效;
利于调剂制剂和有效成分煎出;
可以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第三节 生药炮制的方法;一、一般修制(包括部分切制操作);二、水制 ;4.泡:基本上同漂,但不需换水。泡的目的是使药材附着的一些有机物质在水中泡软发酵而除去,如龟板、鳖甲。
5.飞:使药材成为细粉,多用于矿物类药材。;水飞:将药材与水一起研磨,水的用量以能研成糊状为度;再加水搅拌,倾取??悬液,粗的再加水继续研;直到全部研细为止。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物,干燥,研散。;6.去心:某些药材的“心”(指木质部)有时需要除去,如远志,常用的去心方法是将药材用水稍行泡润,剖开抽心。
;三、火制;1.烘:是将药材置于近火处或利用烘房或烘箱,使所含的水分徐徐蒸发,以便于粉碎和贮藏。
2.焙:或称烘焙,是用文火烘干,不需经常翻动,如当归、防风等饮片及水蛭、土鳖虫等动物药材。;3.炒:种类很多,一般是将药材放在铁锅中翻动加热。
1)清炒(净炒):将药材直接放在锅中翻炒。
炒黄:用较小或中等火力,炒到药材微黄色或微带焦斑为度,如炒苍术、炒黄芪等。;炒焦:用较大火力,炒到药材外部焦褐或焦黄色,内部淡黄色为好,如焦槟榔、焦六曲等。
炒炭:用猛火炒到药材外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
炒炭的目的,是为了减低药材的性能或用于止血。;2)麸炒:是利用蜜炙过的麸皮来拌炒药材,并利用麸皮冒烟将药材熏黄。麸炒后可矫臭、健胃及减低副作用,如枳壳、白术等。
3 盐粒炒:食盐拌炒药材,可谓“烫”的一种,如牛膝。
;4)米炒:通常炒到米粒与药材皆显黄色。米炒是为了减低药材的燥性,如沙参、党参等。
5)土炒:用灶心土(伏龙肝)拌炒。由于灶心土具有碱性,可以中和胃酸,炒后使药性缓和,如土炒白芍、白术。 ;4.烫 烫的温度较高,一般200~300℃。先将洁净的砂或其他辅料加热,加入药材,烫至泡酥。常见的有:
砂烫:如穿山甲、龟板等,易使所含成分煎出。;蛤粉烫:温度要比砂烫低,适用于胶类药材,如阿胶炒烫后便于磨粉应用。
还有滑石粉烫、盐粒炒、蒲黄炒,经制后的药材其组织疏松,粘度减低。;5.煅:药材经过高温(一般700℃以上)处理,使其在结构上或成分上有所改变,有:
铁锅焖煅、铁锅煅、坩锅煅
直接火煅、灰火焖煅、炉火焖煅;6.淬:是将药材由较高的温度移入低温的液体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矿物类如自然铜、磁石、赭石等,在煅烧到红时取出投入醋中,就可使质地疏松,易于粉碎。;7.炙 即炒的一种,不同之处是将药材用其他的液体辅料来拌炒。
蜜炙:将药材以蜜拌炒。蜜炙是增加滋润作用,一般润肺和镇咳药材多数是蜜炙的,如款冬花、紫菀、远志等,还有矫味作用。
;醋制:用米醋来炒药材。醋炙可以解毒,如甘遂;又能增加药材中某些成分的溶解,如延胡索。
酒炙:其方法同醋炙,大多用黄酒,也有用白酒的。酒炙有发散与除去药材寒性的作用,并可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如常山、黄芩等。;姜汁炙:用姜汁与药材拌匀,然后炒干,如竹茹、黄连等。姜炙可增加辛热作用而去寒性,并可矫臭味。
盐水炙:将药材与盐水喷洒均匀,炒到微带焦斑或焦炒(如杜仲)为度。下行药常用盐水炙,例如车前子、泽泻等。;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