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马莳:“此篇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原文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二、阴阳的基本内容; ; ; ; ; 出下窍——二便 下降
走五脏——水谷精气中浓稠的部分
浊阴 (藏于五脏精血津液) 内入
归六腑——水谷及消化、吸收后的糟粕 下泄
;2、食药气味的阴阳分析、性能作用及其进入人体后的变化;(药食)气味 (人体)精形 气化;(二)、病因发病方面1、五气偏胜的致病特点;喜怒(情志刺激)伤人气机;
寒暑(外感邪气)伤人形体;
大怒伤肝之阴血,大喜伤心之阳气;
六淫之邪,感则伤五脏;
水谷寒热失调,感则伤害六腑;
地之湿气,感则伤害皮脉筋肉。;(三)、病机方面
1、阴阳清浊的升降失常
清阳之气当升不升——飧泄;
浊阴之气当降不降——瞋胀。
2、阴阳的偏胜和转化
偏胜: 阴胜则阳病,阴偏胜表现寒证; 阳胜则阴病,阳偏胜表现热证
转化: 寒证发展到极点反而出现热象,热 证发展到极点反而出现寒象
;(四)、辨证方面
阳偏胜:身热、腠理闭塞、喘促气粗、汗不出、齿干、心烦苦闷、腹胀满等。
阴偏胜:身寒、汗出、肤冷不温、寒栗、寒气上逆、腹胀满等。
注意:腹胀满——死证。;(五)、药性功用方面1、药物气味厚薄及其性能的阴阳分析 药物气味厚薄及功能:
厚—纯阴—泄(消导泄下)大黄、芒硝类
薄—阴中之阳—通(渗利疏通)泽泻、车前类
厚—纯阳—发热(助阳发热)附子、肉桂类
薄—阳中之阴—发泄(解表外散)麻黄、防风类;药物五味阴阳之分
辛走气而性散
主发散为阳
甘为中央脾土之味、灌溉四旁
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
主上涌(吐)
酸主收降 下泄为阴;2、少火壮火之含义
⑴指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气味温和者为少火
壮火,如乌附之类(气厚者),辛燥雄烈,过服伤人元气;
少火,如参芪之类,甘温平和而能补益元气。
⑵后世医家引申:
壮火为亢盛之阳气,能侵蚀、耗散元气,致元气衰弱;(病理之火)
少火为平和之阳气,能饲养、化生元气,致元气旺盛;(生理之火);(六)、诊法方面
以阴阳为诊法大纲
;(七)、治法方面
1、治病的根本法则
治病必求于本。
本——疾病本质,即阴阳失调。
2、针刺的治疗原则
从阴引阳——针刺时:从属阴的腹部取其募穴,引导经络之气调整虚实,治疗属阳的六腑之病。又如取阴经之穴治阳经之病;取下部之穴治上部之病等。
从阳引阴——针刺时:从属阳的背部取其俞穴,引导经络之气调整虚实,治疗属阴的五脏之病,又如取阳经之穴治阴经之病,取上部之穴治下部之病等。;(八)、摄生方面
摄生法则:调和阴阳之气。
方法: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一、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利于人体精气的做法。二、认为“七”为阳数,“八”为阴数; 损为节制,益为扶
助,即抑阳扶阴之意。;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运用
以五行的特性推演归类事物,将人与自然界之五方、五时、五气、生化以及人体器官组织、情志、声、味等相互联系,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功能系统。
在医学上不仅用于研究人体内部系统结构的关系,还研究人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中医学的系统整体观。;思考·讨论
1、人体阴阳清浊升降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各是什么?对其中的含义及其有关机理分别予以说明。
2、本文是怎样运用阴阳理论来分析药物气味和功能的?
3、壮火与少火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与元气消长的关系如何?
4、五气偏胜产生什么病变?病机如何?;讨 论
1、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和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特性,为后世治疗学中多种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请就你所知列出数种治法加以说明。
2、“湿胜则濡泻”这句经文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忆读书》第一课时苏艳玲.ppt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PPT.ppt
- 《扩展语句》刘丹00.ppt
- 《朝耕》诗歌讲解10-1.ppt
- 《木假山记》语文读本.ppt
-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件.ppt
- 《梦翼流苏》群殴心得.pptx
- 《果冻立方》评测:创意推木箱.pptx
-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ppt2课件.ppt
- 《汉字管理智慧》解读.ppt
- 第22课 《表里的生物》(分层练习)解析版.pdf
- 2025至2030中国水解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干预策略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体育特色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教学画像构建与音乐教学过程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课堂噪声治理与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资源动态均衡调配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挑战与对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环境教育:光催化技术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7 《绿色交通发展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控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 环保行业环保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