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系统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基础
吴金闪
2015 年 4 月 21 日
2
目录
第一部分 系统科学导论 19
第一章 引言:系统科学与科学 21
1.1 抛一块砖:系统科学的思想、目标和定位 . . . . . . . . . . . 21
1.2 关于科学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1.3 与系统科学有关的一般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 . . . . . . . . . . 24
1.3.1 物理学的受力分析:按照研究目的来划分系统 . . . . . 24
1.3.2 最优编码与信息熵:概念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 . 24
1.3.3 力学思想无处不在:状态、状态变化以及状态变化的
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1.3.4 普适性:一个原理或者模型尽可能多地描述现象 . . . . 25
第二章 一些具有系统科学特色的研究实例 27
2.1 热寂说、传统物理系统的相变与开放系统结构的产生 . . . . . 27
2.2 整体运动的激发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2.3 相变与临界性的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2.3.1 传统相互作用与相变、临界性:Ising 模型 . . . . . . . 27
2.3.2 涌现、自组织临界:Bak-Tang-Wiesenfeld 沙堆 . . . . 27
2.4 相互作用,周期分叉与混沌的例子 . . . . . . . . . . . . . . . 28
2.5 相互作用与网络科学的例子:汉字研究 . . . . . . . . . . . . . 28
2.6 相互作用与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学、科学学、数学 . . . . . . 28
2.7 博弈与相互作用的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2.8 演化与定态的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2.9 约束下定态与动态过程的优化的例子 . . . . . . . . . . . . . . 28
2.9.1 约束下定态优化的例子:项目管理 . . . . . . . . . . . 28
3
4 目录
2.9.2 动态过程优化的例子:银行存款 . . . . . . . . . . . . . 29
第三章 概念地图与系统图示法 31
3.1 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图示举例 . . . . . . . . . . . . . . . . . . 31
3.2 几种特殊的图示法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