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教师人文素养()选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与教师人文素养()选编

礼与教师人文素养;一、何谓“礼” 1.礼的内涵 1.礼的起源 2.礼的发展 3.礼的新生 4.礼的价值 二、何谓“人文素养” 1.人文起源及其变化 2.人文素养的涵义 3.教师人文素养应有之义 4.教师人文素养现状 三、“礼”和人文素养的关系 1.礼体现人文“教化” 2 .礼提供人文“养料” 四、礼的践行规则;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孟子曰:“夫义,路也;礼,门也.”《孟子.万章下》。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大于理”;◆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礼记曲礼》:”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chuo,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母以箸,毋嚃ta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chuohai。”;◆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世界各地的人类走向文明的时间有先有后,但都会经历蒙昧、野蛮、文明的阶段。那么用什么来区别文明与野蛮呢?中国一直是用“礼”作为区别文明与野蛮的标准。韩愈写过一篇文章叫《原道》,主旨是讲儒家的道统是怎么形成的。他在文中谈到《春秋》,他说《春秋》这本书,实际上是用“礼”来“严华夏之别”。韩愈说:“夷狄与中原诸侯杂处,有一个谁改变谁的问题。如果夷狄进而学习中原礼仪,在文化上达标了,我们就应该中国之,视其为中原人。” ;◆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先贤在制定礼的时候,贯穿了效仿自然法则的理念。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认为人道源于天地之道。既然天道无穷,对礼的遵循也应该保持不辍,这样人类才能与天地保持和谐。《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赵简子与子大叔的大段对话。子大叔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他详细地说到礼如何”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以象天明,以从四时”,是仿照自然法则而制定的,”故能协于天地之性”,所以是”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礼记乐记》:”礼者,天地之序也。”《左传》文公十五年,季文子云:”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成公十六年,申叔时云:”礼以顺时。”;◆礼是统治秩序 古代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以及并列关系的处理原则,都用”礼”的形式来体现。如天子对于各诸侯国,要定期进行视察,以便了解下情,称为”巡守礼”,《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所以说,朝觐之礼是要明君臣之义。至于诸侯之间,则要定期聘问,以联络感情。这些礼制对于维系一个幅员辽阔的王国,是必不可少的。;◆礼是国家典制 国家典礼都是按照以人法天的原则制定的。天子与北极天帝相对应,天乙所居在紫薇垣,则天子所居称紫禁城。《周礼》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六官各辖六十职,共计三百六十职,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成为历朝的官制模式。称职官制度为职官礼,称军政制度为军礼,甚至连营造法式,也因品阶官爵高下而异,处处包含等级制度,所以也是处处为礼。;◆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 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该符合于”德”,要体现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为此,根据德的行为要求,制定为一套规范,也称之为礼。如婚礼应该如何举行,丧服应该如何穿着,对父母应该如何服侍,对尊长如何称呼等等。儒家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一系列准则,认为是社会活动中最合理的原则,《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 《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 人与人交往,如何称乎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如何宴饮等等,都有礼的规定。行为合于礼,是有教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在双方并未见面,用书信交流时,也有特殊的礼貌用语。;◆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 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