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30630_2_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_返修.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30630_2_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_返修.pdf

 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 Eddy Current Thermograph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国防工业出版社 前 言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过:“没有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美国就 不可能享有在众多领域的领先地位”。无损检测是利用声、光、电、 磁、热等物理方法,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 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并对被检对象的适用性、完整性等 进行评估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无损检测作为一门应用型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79 年, 休斯首先将涡流检测应用于金属材质的分选。1900 年,法国海关开 始应用 X 射线检验物品。1929 年,超声波检测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 产品缺陷的检测。1930 年,瓦茨使用磁粉检测技术对焊缝的质量进 行了检测。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基本建立了以射线检测、超声检测、 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为代表的无损检 测体系。20 世纪 70 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地 推动了无损检测技术的进步。进入 21 世纪,无损检测技术在航天、 航空、机械、建筑、冶金、电力、石油、造船、汽车、核能、铁路 等行业中被普遍采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质量保证手段,其“质量 卫士”的美誉已得到工业界的普遍认同。 近几年,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更是日新月异。涡流热 成像检测技术就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它集成了涡流检测技 术与热成像检测技术的诸多优点: 1)无需任何耦合剂,可实现非接触检测,检测距离可近可远; 2 )空间分辨率高,热像仪的空间分辨率已达微米级; 3 )检测效率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检测较大的范围; 4 )感应加热方式可直接加热物体内部,不受工件表面状况影响; 5 )成像结果直观明了。 目前,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快速的发展, 已应用于金属材料和导电复合材料的检测评估。但是,该技术系统 的检测理论和方法尚未完全建立,主要表现在: 1)涡流热成像检测实际上是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传统的单一涡 流思想不能获取理想的检测效果; 2 )特征量的提取局限于信号本身而忽视其物理本质; 3 )信息挖掘与应用不完善; 4 )多层复杂结构中损伤定量评估研究不深入; 5 )缺陷检测识别的自动化程度还处于较低级的水平。 作者结合多年相关科学研究的实践和思考,同时跟踪国际上的 相关研究,撰写了《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试图梳理出一些针对 上述问题和不足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进一步完善涡流热成像检测的 理论和方法,促进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本书从物理角度,分析了涡流场和温度场的形成物理本质,阐 明了缺陷对涡流场、热传递等物理过程的扰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基于涡流场和热传递的缺陷评估方法;从信号角度,分析了温 度信息的时频域特性,建立了时频域特征与缺陷的映射关系,为实 现缺陷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应用角度,以金属中的裂纹、钢结 构中的腐蚀、碳纤维中的分层和撞击为典型对象,论述了涡流热成 像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从完备角度,介绍了国外目前研究较热的 涡流锁相热成像检测技术和涡流脉冲相位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原理、 特点及应用。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涡流热成像检测技 术的发展概况;第二章阐述涡流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基础;第三章分 析感应加热过程及影响因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介绍基于涡流场 扰动的表面缺陷评估方法和基于热传递的深层缺陷定量评估方法; 第六章介绍涡流脉冲热成像信号的基本处理方法;第七章介绍基于 统计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第八章至第十章以应用研究为主,分别 介绍金属构件中裂纹的检测评估和钢结构中腐蚀检测评估;第十章 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分层和撞击缺陷的检测评估。第十一章和第 十二章分别介绍了涡流锁相热成像检测技术和涡流脉冲相位热成像 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作者的研究工作得到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