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云南省二模文综历史试题教程
第 PAGE 8页(共 NUMPAGES 8页)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4月22日 9:00—11:30】
2016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24.《周礼》记载,西周王室政权机构最重要的是太师和太保,由王室贵族出任。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主管王徽“三事”和官吏诸侯“四方”,太史寮是文官领袖和神职官吏首。这表明西周
A.实行官僚政治制度 B.始兴文官制度
C.建立中央政权机构 D.礼制规范王权
25.雅乐是西周立国根本之一,而汉代,俗乐百戏在宫廷举行表演,社会上也非常盛行。这一现象说明汉代
A.商业发展促进俗文化产生 B.礼乐失去文化建构的作用
C.文化策略从强制转向教化 D.统治者变动影响社会风尚
26.李约瑟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材料意在说明理学
A.本质是科学的 B.确去伦理本体论以塑造崭新人格
C.强调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理论推动对物理的探究
27.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
C.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
28.“在‘新政’以前,讲‘立宪’、论‘三权分立’,还是见于民间的舆论,而在‘新政’以后,这类字眼不仅出现在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而且在清廷发布的上谕中也可见到。”这表明
A.上层接受体现近代法制精神的观念 B.维新变法最终得到清政府推行
C.近代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得以确立 D.中华民国实践了“新政”方案
29.武昌起义爆发后,46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这表明
A.民主共和观念己经被军队普遍接受 B.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
C.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 D.军队失控和旗营挽散加速清朝崩溃
30.从1912年到1927年,中国历年所创办的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总数约达1984家,创办资本总额约为为主体。这说明4589万元。同时官办企业的资本额逐年下降,商办企业投资成为主体。这说明
A.政府主导型经济被打破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显著
C.绅商成为社会管理主体 D.民主政治使中国转为市民社会
3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变化。其中,1954年为37.97‰, 1956年更降至31.90‰,而在1963年和1964年则分别达到43.60‰和39.34‰。材料中出生率增高的原因是
A.经济困难后出现补偿性生育 B.大跃进运动影响到生育政策
C.人民公社导致人口出生失控 D.农民生活富裕推动生育高潮
32.富有公民承担城邦公共支出的“公益捐助制度”是古代雅典政治中一项重要制度。起初,富人自愿踊跃捐助,后来因捐助成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而频繁出现逃避现象。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
A.民主政治制度鼓励富人捐助 B.捐助制度促进社会平等
C.捐助与城邦政治捆绑在一起 D.法制确保公益活动进行厂’
33.19世纪40年代,法国“农民还保持着……在主人面前下跪的家长式统治的礼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心理有于显者父化,“从前他们首先是村民……现在,他们首先是法国人和共和主义者。”他们投票反对从前他们主人的后代。这反映法国
A.大革命未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 B.第三共和国的群众基础有所扩
C.巴黎公社深刻改造了农民精神 D.比英国农村的变革显得更加深刻
34.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的海峡条款,与二战后美国提出的过境船舶和飞机享有国际海峡无害自由通过权相一致。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美国强权在国际事务中的实践 B.全球化时代的利益共识
C.两极格局之下弱势苏联的妥协 D.美国对国际和平的维护
35.有研究者指出,赫鲁晓夫“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