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药物毒理学第13章化学致癌作用1.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药物毒理学第13章化学致癌作用1

第十三章 化学致癌作用;化学致癌的历史 癌症 是以具有细胞生长失控为共同特征的一类疾病。 化学致癌问题时是当今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提高,发病年龄向低龄化发展。 查明了遗传因素及病毒的化学因素与肿瘤有关,但并非是肿瘤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发现环境化学污染和某些物理有害因素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WHO指出,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为化学因素 FDA列出2400种可能对动物致癌的物质。 已知化学药物在动物身上能诱发肿瘤的数目为150种以上。 对于人类,有20-30种化学物质与肿瘤有关。 8种具有致癌性的药物:环磷酰胺、氯霉素、美法仑、奈氮芥、苯妥英、乙烯雌酚、非那西丁、氯甲基酮。;不同环境因素引起的肿瘤死亡分布;一、化学致癌作用;3、直接致癌物或初发致癌原 指未经代谢或生物转化就足以激发致癌效应的母体化合物。 4、前致癌剂(物) 需经代谢或生物转化成为另一种化合物,才能诱发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5、辅致癌物(肿瘤促进剂) 本身无致癌作用,只有与致癌剂同时存在时,能增加后者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化学致癌物的分类;;根据化学致癌作用的机制分类 遗传毒性致癌物(与DNA共价结合): 直接致癌物:各种烷化剂(亲电子):内酯类、烯化环氧化物、氮芥 间接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烟草、酒精饮料、黄曲 霉毒素B1; (活化前:前致癌物;活化中间:近致癌物;最后:终致癌物) 无机致癌物:亲电子或选择性导致DNA改变,镍镉砷钛铬 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不作用于遗传物质 促长剂:佛波酯、巴豆油、煤焦油、卤代烃、苯巴比妥、色氨酸、糖 精、丁基羟甲苯、DDT、多氯联苯、二噁英 内分泌调控剂:乙烯雌酚、雌二醇、硫脲 免疫抑制剂:嘌呤同型物 细胞毒剂:氯仿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氯贝丁酯、邻苯二甲酸乙基己酯 固态物质:塑料、石棉 未分类:二噁烷、美舍比伦 助致癌物(不具引发和促长作用,但可促进引发和增强促长作用):乙 醇、二氧化硫等 ;(二)致癌的过程;;;致癌过程 1、癌症细胞遗传型改变(癌症的体细胞突变理论) 2、肿瘤促进剂(非遗传毒致癌剂) ;化学致癌机制:;二、化学致癌活性试验; 4)观察期给药应贯穿动物整个生命周期。 5)至少三个剂量组 a、最大耐受量组 b、50%最大耐受量组 c、25%最大耐受量组 6)给药途径 7)试验结束时或每6个月作全面病理学检查。 8)结果分析与评价 阳性结果判断: 给药组动物肿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出现时间显著提前; 肿瘤发生的类型没有在对照组中出现;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出现。 ;2、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举例 1)动物 幼年小鼠或大鼠,雌雄各半, 每组100只。 2)剂量与分组 给药组至少三个剂量组、溶 剂组、空白组。 3)实验期限 大鼠两年、小鼠一年半 ; 4)给药方式与期限 原则上应与临床拟 用途径一致。 5)观察与检查 注意观察记录 6)结果分析与评价 ;二)短期癌症生物分析;2、P53缺陷型小鼠模型 由于只有一个单个功能等位基因, P53小鼠正常生长,但对肿瘤诱发敏感性增加。这种情况类似于遗传性肿瘤抑制基因缺陷的个体。给予突变致癌剂时, P53+/-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通常在6个月内迅速生长肿瘤,而未处理的P53+/-小鼠在试验期间通常不发生肿瘤。;3、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 1)细胞 叙利亚地鼠(SHE)胚胎细胞。 2)剂量 至少应用3种不同浓度。 3)药物的作用时间 药品一般和细胞接触24小 时,更换培养液后在培养7-14天。 4)外源性代谢活化系统。 5)对照组 空白、溶剂、阴性和阳性对照组。 6)观察报告 细胞固定,染色,计数,转化集 落数。 ; 7)判定 (1)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 (2)无明确的剂量效应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