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 聊斋志异 黄九郎 的 同 与不同的论文.doc
浅谈 聊斋志异 黄九郎 的 同 与不同的论文
摘要:《黄九郎》为蒲松龄《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卷三中的第十一篇作品[1]131。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与人们思想的渐渐开放,人们对这篇曾经被无意或故意忽略的故事渐渐产生好奇并加以关注。试图通过比较《黄九郎》与清代其他涉及同性恋的小说,以及与其他以人狐同性恋为题材的故事的不同,进而分析《黄九郎》一文的特别之处。
关键词:《聊斋志异》;黄九郎;同性恋;狐
提到《聊斋》,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批判科举表达对世俗的不满,或是里面美丽的鬼狐精怪和人类的爱情故事,但却对里边涉及同性恋的故事关注甚少。也由于这个话题的敏感,很多版本的《聊斋志异》并没有收录《黄九郎》这类的文章,更不要说给百姓大众看的白话版的《聊斋》了。这样就造成了人们对《聊斋》中同性恋的研究空白,直到近几年,才有一些学者对这些故事加以关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百姓读者在近几年才对《黄九郎》这个故事有所耳闻。
《聊斋》中涉及到同性恋的故事远不止一两篇。其中,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完整的主要有《黄九郎》、《封三娘》、《念秧》、《嫦娥》等。还有一些是情节简单,只是轻描淡写地陈述一个事件,并未做过多文学性描写的故事,如《男妾》、《男生子》等。其中三篇——《黄九郎》、《封三娘》、《绩女》为描写人狐同性恋的作品。这里,我们着重分析《黄九郎》一文的特别之处:
一、《黄九郎》与其他清代同性恋小说的不同
在清代,男同性恋小说甚为盛行,很多著作都或多或少的对同性恋进行过描写,如:在与《聊斋》并称“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双美”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微》)中,纪昀在作品里描写涉及同性恋的故事多达三十多处,“娈童”二字频繁出现;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读者也不难发现此类描写,如: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等;而陈森的《品花宝鉴》更是整部作品都是以同性恋为主题,因此曾经成为禁书。.此类小说作品还有很多,更不用说一些其他的诗词、杂剧了,这里我们暂且不提。
然而,这些古代众多的同性恋题材的作品似乎给了我们些许错误的暗示,那就是:中国古代相较于中世纪欧洲以及现代中国,对同性恋似乎有着相当宽容的容忍度。因为在中世纪欧洲,对被发现的同性恋者是处以极刑的;在现代中国,受西方宗教文化等影响,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是排斥甚至歧视的,并不被社会的道德观普遍接受。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宽容”是一种肤浅的误解。真正被宽容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现象,而是拥有权力地位那一小部分人对男色的玩弄。豢养娈童似乎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权力的象征,乏味生活的游戏。其中,“娈童”也并非真正的同性恋者,纪昀在《阅微》卷十二·槐西杂志二中写道:“娈童则本无是心,皆幼而受绐,或势劫利饵耳。”
在我看来,《黄九郎》与以上提到的几个著作相比,是一篇较为特别的作品。因为它既与它们有相同点又与它们有更多的不同。它们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故事中都涉及到了男性间的性行为,而性行为的受方也多为相貌清秀、阴柔、年方二八左右的美少年(只有个别篇章例外,如《阅微》中的几篇有六十岁的老翁)。而不同点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黄九郎与何师参地位的平等
与清代其他大多数同性恋作品相比,《黄九郎》最为突出的一点是黄九郎和何师参二人的关系并非建立在不平等的上级与下级的服从关系之上,而是平等的两情相悦的基础之上的。黄九郎是来去自由的自由身,并非一般达官贵人喜好豢养的小厮、娈童。这点充分体现在文中作者曾数次生动地描写了各种情况下黄九郎与何生的分离:有初次见面,何生的“翘足目送,影灭方归。”;再次见面何生恋恋不舍地看九郎“唯唯而去。”;何生求欢未果九郎的“晨星荧荧,九郎径去。”;顺从了何生苦苦哀求的九郎“揽衣遽起,乘夜遁去。”等等。而其中,黄九郎曾多次拒绝何生的请求。这种可以拒绝的性权力在其他作品中是鲜有出现的。
2.何师参对黄九郎的情谊
作者用“神出于舍”描述何生对黄九郎的一见钟情。此后,何生便经常等在家门口,为了能多见九郎一面。在这其间,何生曾多次把九郎拉入家中,甚至请求九郎留宿,数次“苦求私昵”。虽然如此,何生却从没真正强迫过九郎,甚至每次遭到拒绝后也只是害怕九郎从此消失。这在其他作品中是很少能看见这种施事方屡遭拒绝后还患得患失、一病不起的情节的。在九郎看来“乃此之为,是禽畜而兽爱之也!”可见九郎虽为狐男,性格却是天真单纯的。但后来,九郎被何生执着的情谊所感动,也想报答何生这份真诚的恩情,说道:“区区之意,实以相爱无益于弟,而有害于兄,故不为也。君既乐之,仆何惜焉?”终遂了何生的愿。像何生这种对于受方执着的追求是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对于受方肉体的单纯占有,这在清代是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