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选编

;;;;这是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一个场景:众多演员手持船桨,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郑和下西洋 张艺谋选用这个情景展示了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成就,再现了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创造航海奇迹的辉煌历史。,同学们想知道当时的情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明朝的对外关系;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文莱;;一、中外交往——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史学界的三种说法:;参考要点: P94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刘家港;人物;郑和(1371——1435年);◆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材料二: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美的金银、丝绸、瓷器、茶叶等礼物。代表明朝皇帝表达友好态度。各国国王亲自率王子、大臣以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回赠本国的珍贵特产。;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   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说,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你们二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 ?;阅读下列材料: ;;(2)这位航海家从哪里出发?最远到过什么地方? ;;戚继光;“倭寇”指的是什么?;;台州;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民族英雄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类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解释为狭义的民族英雄 ;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阅读后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 材料中的“我”指谁? ( 2)这位历史人物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3)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什麼的志向 ;(1)戚继光。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2)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平息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3)表达戚继光坚持抗倭到底的立场。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朝外交大臣;你知道最早侵略澳门的侵略者是谁吗?;1999年12月20日我国恢复对澳门的行政主权。澳门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材料分析与比较: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伊朗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两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方式)及结果都不同。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欢庆澳门回归;回归后的澳门;想一想: 澳门的回归说明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1.1553年,攫取了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