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动机与管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 动机与管理

第四章 动机与管理;(一)动机的含义及功能 ; 动机产生的心理过程;(1)需要是个体生理或心理上不平衡而产生的,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2)驱力为指向目标的行为提供原动力,并将个体的心理与生理维持在一定水平。 (3)诱因是可以减轻需要程度、降低驱力水平的外部对象,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 当需要的强度较弱时,人们只能模糊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需要叫意向。由于意向不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推动人们的活动,形成活动的动机。 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叫愿望。只有当人们具有一定的愿望时,才能形成动机。当然还需要诱因的作用。;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 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因此,诱因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 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可达到目标(方向);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 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 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二、动机的作用与功能;三、动机与行为效率;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动机与活动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 一般来讲,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这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但在生活中,动机与效果的不统一时有发生。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外表被积极的行为所掩盖。;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与谁知。 ——白居易《放言》;王莽出身于贵族世家,但其父王曼早死,未能封侯。王莽的从父兄弟们在少年时代就极尽声色犬马之乐,唯独王莽孤贫。王莽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危,家族中的后生们沉湎于酒色之中,不能尽心尽意照料病危的王凤。作为侄子的王莽,一连几个月侍候王凤,亲自为王凤尝药,蓬首垢面,衣不解带。王凤将死的时候,把莽托付给皇太后和汉成帝,让王莽做了一个黄门郎,以后累迁到新都侯、骑都侯、光禄大夫、侍中。王莽地位越高,越是装出谦恭的样子。王莽的母亲病重,公卿列侯的夫人纷纷前来探望,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穿着短衣,仅仅遮住膝盖,别人都以为她是王莽家的童仆。问过以后,不禁惊讶。直到公元8年,王莽废了汉室皇帝,改国号为新。;(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人们普遍认为,动机强度对行为影响越大,效率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效率越低。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超过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动机的最佳水平与任务性质相关。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提升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即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行为 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动机 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动机冲突;常见的动机冲突;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对个体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而产生的冲突。如,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怕负出艰苦的努力。 多重趋避冲突:是指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每个目标都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而产生的冲突。 ;第二节 动机研究的历史演变;麦独孤(1871~1938)McDougall,William ?? 英国裔美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的创建人。 1905年,他首倡心理学应为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后又提出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认为策动和维持行为的动力是本能,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本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每一种浮想联翩,不管它似乎平淡无味,但由于某种本能的意力或冲动力的支持,也可以达成结果,而且每种身体活动也都借这种力量,从创始时起持续不止。我们如果没有这些本能倾向,以及其强有力的冲动,其有关的机体就不复能进行任何种活动,而患瘫痪了,好像大发条已被除去了的坏表,或一部火已熄灭了的蒸汽机。这些冲动是保持和形成个体和社会生命的精神势力,在它们那里,就存在着生命、心灵和意志的奥秘。” ——麦独孤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