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贩卖行为的定性问题.docVIP

不知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贩卖行为的定性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知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贩卖行为的定性问题

不知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贩卖行为的定性问题 作者:秦晓 发布时间:2014-02-17 16:01:28 “明知是假毒品而冒充毒品贩卖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不知道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走私、贩卖、运输、窝藏的,应当以走私、贩卖、运输、窝藏毒品犯罪(未遂)定罪处罚。”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观点。对于该观点的前一部分,笔者表示赞同,但对于不知道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贩卖的行为以未遂犯论处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在这种情形中,尽管行为人主观上有犯意,但其客观行为根本没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故应认定为不能犯,而不是以未遂犯论处。不仅如此,将这种情形作为未遂犯处理,还会给司法工作带来不少难题:   第一,在假毒品“神仙水”案件中,无法确定以何种种类的毒品作为量刑标准。“神仙水”是一种液态状毒品,是将一种或多种毒品溶解于非毒品物质的液体中而成,其毒品含量一般很低,且成分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某些“神仙水”含有多种毒品成分,某些“神仙水”只含有一种毒品成分,而在含有多种毒品成分的“神仙水”中,有的是含有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毒性大的毒品,有的只是含有氯胺酮、尼美西泮等毒性较小的毒品。由于毒品成分的不确定性,如果将贩卖假“神仙水”行为以未遂犯论处,则不知以何种种类的毒品作为量刑的依据。例如,韦某从黄某处购买毒品“神仙水”用于转卖,黄某将10支兑入安眠药的止咳糖浆(共净重108.5克)冒充毒品“神仙水”,以1000元的价格贩卖给韦某;韦某不知所购“神仙水”不含毒品成分,仍以毒品“神仙水”的名义转卖给吸毒人员李某。在本案中,韦某并非以特定种类的毒品进行贩卖,若以甲基苯丙胺作为量刑标准,则法定刑为“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若以氯胺酮作为量刑标准,则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正因如此悬殊的结果,审判实务多根据有利被告人原则,以毒性较小的毒品确定量刑标准。   第二,对行为的定性完全依赖于行为人的供述,如果行为人供称明知是假毒品而冒充毒品贩卖,则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如果供称不知道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贩卖,则以贩卖毒品犯罪(未遂)定罪处罚,这不仅有主观归罪之嫌,还会给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带来被动。例如,被告人赵某以2000元的价格向他人贩卖10克“K粉”疑似物,案发后,赵某对贩卖“毒品”的事实供认不讳,但从涉案的毒品疑似物中未检出任何毒品成分。在庭审中,赵某辩称,所贩“K粉”其实是以葡萄糖粉冒充,在公安机关之所以承认贩卖毒品,是因为害怕一开始就说出实情,日后会遭到购买者报复,待公安机关检验发现不含毒品成分后,自己自然会获释,也不必担心受到报复。应当认为被告人合理说明了翻供理由,退一步说,即使根据“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也没有理由不采纳被告人的当庭辩解,那么,根据传统观点,赵某的行为定性为诈骗——但数额未达到定罪标准,因而不构成任何犯罪。在“互相配合”多于“互相制约”的现实法检关系下,无罪判决的作出显得十分慎重。上述情况的出现,无疑会给司法机关的工作带来被动,甚至造成司法资源的虚耗。此外,对行为性质的定性完全取决于行为人的供述,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变得无关紧要,也有违犯罪认定的一般规律。   第三,在涉案可疑毒品既有真毒品又有假毒品的情形下,将会出现同一行为既是既遂、又是未遂的不协调现象。有些行为人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在贩卖多支“神仙水”时,将一支或数支根本不含毒品成分的假“神仙水”混在其中。例如,孙某以贩卖毒品之犯意,向他人转卖10支毒品“神仙水”疑似物,案发后,从其中5支毒品疑似物中均检出氯胺酮、尼美西泮,而另外5支均未检出任何毒品成分。孙某不知道其中5支“神仙水”不含毒品成分,根据传统观点,该部分属于犯罪未遂,而对于5支含有毒品成分的“神仙水”,则属于犯罪既遂。然而,从犯意及客观行为上看,孙某贩卖10支毒品“神仙水”疑似物的行为,应从整体上评价为一个行为,既然是一个行为,就不存在既是既遂、又是未遂的情况。事实上,在涉案可疑毒品既有真毒品又有假毒品的案件中,司法实务一般不将假毒品计入行为人的犯罪数量,而仅以真毒品的数量作为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依据。   第四,以是否知道是假毒品作为界定行为性质的依据,有可能导致形式上完全相同的行为,有的受到刑事处罚,有的没有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有的受到较重的处罚,有的受到较轻的处罚,让人质疑刑法的公平性与正义性。例如,在案例一中,黄某明知是假毒品而贩卖给韦某,属于诈骗,但数额未达到定罪起点,因而不受到刑事处罚;韦某不知道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转卖给他人,则被以未遂的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然而,从客观形式上看,二人的行为均表现为贩卖假毒品,且行为对象也针对同一物品,但为何上家黄某不受到刑事处罚,作为下家的韦某反而受到刑事处罚?尽管诈骗罪是数额犯,但在一般民众的朴素观念里,对于这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