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yg2010年度古代诗文阅读备考20101213
2010年高考古代诗文阅读备考;文言文阅读;讨论;设题考察 着重看浙江卷;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文意理解)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因此)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例2】(09浙江抽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调知浮梁,却陶户陋规。窑俗,遇佣夫病,辄弃不治。乃创广济堂,俾病者居之,资以医药,全活无算。并设义冢,立石志其姓氏里居。建昌江书院,以训士子。邑向有蛟穴,邑人辇土塞之不能满,咸谓穴中有怪,近穴之田百余亩,皆荒芜不治。嘉徵率役,手辟榛莽,平高田之土以实之,尽成沃壤。其他奉檄审理邻邑疑狱,平反无算。/乾隆三年,卓异升知广西象州,转百色同知,土司率豪侈,馈嘉徵以金。却之,曰:“尔自检束,吾不尔苛,无以金为也。”;/历镇安、太平知府,升云南迤西道;十七年,擢云南按察使,理诬申冤,狱无枉滥。/二十二年,督抚购金事发,嘉徵以不先奏,劾罢归。旋授江南常镇道。越二年,以年七十告归,又六年,卒。/按公历仕数十年,淡泊自处,宦橐萧然,室无妾媵。夫人亡后,即独居一室,以一稚孙侍,婢仆不敢辄入也。引年归,辟屋旁地为圃,曰晚香,莳花种竹,逍遥其中。/予昔至绍兴,曾谒公于南门里第,长身岳峙,白髯长尺余,言论和平而详尽,谦恭温厚,一代伟人也。(节选自《越中杂识》)
【注】①刲(kuī):割取。
;;18.虚词:者、且、乃、以;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侍亲、决狱、办学、开荒、拒贿等事迹的叙述,凸现了封建官吏的典型形象,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淡泊自适、逍遥自在的为官态度的赞扬。——主旨
B.本文叙述沈嘉徵生平事迹,以时间为线索,主要采用顺叙手法,记述了他从少年到退归故里的生活经历,全文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线索;;备考策略;古代诗歌阅读;设题考察;【例2】(09全国卷3)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例3】(09抽样卷)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表现手法”,与写作技法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写作技法是“表现手法”,比如隐喻、象征,有些写作技法不是“表现手法”,比如立意的技巧,是写作技法,但没人认为这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不等同于写作特色艺术特色。比如鲁迅作品冷峻峭拔,是写作特色,但没人会说这是表现手法。顾名思义,是表现题旨、情感或观点的手法。而这可能是这个知识点的本质。
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以及由此衍生的手法。
构思方法: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象征、隐喻、映衬、抑扬、反讽结构方法:开头、结尾、伏笔、照应、过渡、衔接。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比、设问。 ;备考策略;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请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并赏析其好处。
学生答案:用了对比。可怜的士兵命丧前线,而统治阶级却在做着美梦,继续享受。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牺牲战士的无比同情和对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的无比痛恨。
解析:不理解诗中的某个词语,导致对整首诗意义的错解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答案(1):运用对比手法。一、二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活动,写出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后两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不喜欢秋天。通过对比,诗人表达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热爱生机的思想感情。
解析:对诗歌描写的形象(生活图景)缺乏确切的认知,导致误答。
;形象: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萧杀、凄凉的环境。
情感: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备考策略;例如,选09湖北卷的一首诗:;涵虚:指澄澈空明的湖水。
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二)诗句描写的情景是如何的?
入郭僧寻尘里去:入郭僧与过桥人相对,寻与似相对,僧入郭寻尘而去,他过桥时好像在镜中行走一般,(简直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莫放修芦碍月生:修长的芦苇挡住月影,或修长的芦苇影挡住了月影。
(三)你如何理解诗意?
禅意。
(四)看考题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