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的分析和验证.docVIP

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的分析和验证.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的分析和验证

西南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专业学术论文  PAGE \* MERGEFORMAT 10 基于智能电表的红外通信协议的 分析与验证 林正红 周晓彤 杨沙 李茂姝 蒋璐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摘要:随着多功能智能仪表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红外通信技术已经为电力系统自动抄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本文在介绍红外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546-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要求,具体分析和验证了在智能电表应用中的红外通信协议。同时,设计合理的模块分别模拟真实电表和读表模块,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的正确性。 关键字:智能电表;红外通信;协议 Abstract: With multi-functional smart meter technology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 infrar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a viable solution for the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of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frared communication, concretely analyses and verifies the infra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the smart meters’ applic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power industry standard DL/T546-2007 multifunctional energy me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e modules are also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real meter and meter reading module,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to verify smart meter infra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s correct. Keywords: smart meters, infrar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1、红外通信原理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红外通信是基于调制的载波通信,其载波信号是按一定频率进行幅值调制的红外光。调制频率有36kHz、38kHz、40kHz,其中38kHz应用最广泛。红外通信的载波信号由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当传输数据“1”时,只需使发射管截止而不发射红外光即可。当传输数据“0”时,就必须按照调制频率f(对应的周期为1/ t)的要求,控制发射管导通t/2时间然后截止t/2时间,???循环变化直至数据“0”传输结束。  简而言之,红外通信的实质就是对二进制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以便利用红外信道进行传输;红外通信接口就是针对红外信道的调制解调器。 2、智能电表的红外通信模块 2.1、红外通信协议的介绍 红外通信的协议有很多种,比如IRDA标准、TinyTP、IrOBEX、IrCOMM等等。但是,以下的红外通讯协议都是采用电力工业部《DL/T546-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讯方式。红外抄表器为主站,多功能电度表为从站,每个多功能电表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通讯链路的建立和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每帧由帧起始符、从站地址域、控制码、数据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等7个域组成。帧格式如表1所示。每次通讯都是由主站向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根据命令帧中控制码的要求做出响应。在数据编码方面,为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传输时发送方数据域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的数据域按字节减33H处理。 表1 信息帧格式 68HA0……A568HCLDATACS16H注:68H——帧起始标志;A0~A5——从站(此处为电表)的地址;C——控制码;L——数据长度;DATA——数据域;CS——校验码;16H——帧结束标志。 2.2、实际电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