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研究生 感染学教学课件 第一次课: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pptxVIP

复旦研究生 感染学教学课件 第一次课: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pptx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内 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宿主-病原菌-抗菌药物相互关系;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在人体内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 、消除(excretion) 过程(ADME)以数学图解和方程式计算来表示其规律.;房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简图;不同剂量及途径给药后药-时曲线;主要药动学参数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主要药动学参数;血管外给药: Cmax (peak concentration) :吸收过程中的最大浓度,反映制剂疗效和毒性水平。 Tmax:Cmax时的时间,反映药物的吸收速度 AUC: 评价药物的吸收程度; 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率,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I期临床试验;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特点 ;15;吸收给药量80~90%以上;;;;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分布特点;血胎盘屏障穿透性;氯霉素:??酶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氯霉素单葡萄糖醛酸酯,无抗菌活性 异烟肼、磺胺:肝内乙酰化代谢物,活性下降 利福平:肝内乙酰化,活性下降 头孢噻肟:去乙酰头孢噻肟,活性 原形,代谢物自肾或肝胆系统排出体外; ;肾排泄 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等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利福平等肾排泄少,尿中亦可达有效浓度 磺胺类、呋喃妥因、氧氟沙星等尿中达较高浓度 单纯、复杂尿感选用不同药物,尿pH影响抗菌活性,肾功能减退者需调整剂量(主要经肾排泄者);胆汁;胆汁;常规剂量给药,在血供丰富的组织体液可达有效浓度,在脑、CSF、骨、前列腺、痰液等药物浓度低者分别选用分布良好的药物 口服吸收良好药物可用于轻、中度感染,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 应用毒性较大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TDM 局部用药应尽量避免,一般不需腔内给药 可透过血胎盘屏障,有损胎儿的药物避免妊娠期应用 尿感时选用药物,按病情选用;抗菌药物PK/PD的临床意义;以血浓度代表;PD 参数;(日本药剂师协会杂志 : 44, 1063, 1996);(W. A. Craig);药代动力学(PK)参数 Cmax(血药峰浓度) Cmin(血药谷浓度) AUC0-24h(药时曲线下面积) T1/2(消除半衰期) V(分布容积) CL(清除率);PK/PD优化给药方案;抗菌药物PK/PD分类;通过小鼠大腿肌肉感染模型进行的头孢噻肟 对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效果的研究;氟喹诺酮对于免疫正常动物模型肺炎链球菌感染的AUC/MIC与生存率之关系;如何建立优化抗菌治疗治疗的PK/PD目标?;PK/PD指数与治疗目标;PK: (健康人或病人) PD: MIC (医院或地区) ;抗菌药物PK/PD研究意义;如何将PK/PD应用于临床?;氟喹诺酮类 PK/PD特性与给药方案制定与优化;;中国健康志愿者中药代动力学结合药效学研究结果;左氧氟沙星500mg片治疗下呼吸道临床试验和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环丙沙星静脉给药PK/PD结果与临床疗效;;氨基糖苷类PK/PD特性与给药方案制定和优化;·;氨基糖苷类给药方案优化;阿米卡星药效学模型: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产生给药方案的优化;?-内酰胺类PK/PD特性与给药方案制定和优化;β内酰胺类 PK/PD研究的临床应用;;ICU患者中头孢吡肟间隙静脉滴注与连续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药效学达标概率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策略—延长静脉滴注时间;碳青霉烯类PK/PD特性与给药方案制定和优化;美罗培南以0.5g×4与 1.0g×2 两种方式给药时的%T > MIC ;美罗培南对于重症菌血症患者的效果;;;β内酰胺类不同温度下药物稳定性及输注时间; ★ 增加给药剂量 ★ 延长输注时间 ★ 提高给药频率;糖肽类抗菌药物 PK/PD特性与给药方案制定与优化;万古霉素PK/PD靶值AUC24h/MIC:400;; 时间依赖性PAE长抗菌药物杀菌特点:AUC24h/MIC 维持有效谷浓度 治程中进行TDM,个体化给药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PK/PD特性与给药方案制定与优化; ; 阿奇霉素AUC24h/MIC大于30,在吞噬细胞中聚集, 吞噬细胞携带并在感染部位释放阿奇霉素,细胞内外比最高(517.0),其作用持久。临床只需每日1次给药 红霉素%TMIC靶值为40~50%,临床经验用药应每日多次给药;噁唑烷酮类类抗菌药物 PK/PD特性与给药方案制定与优化;利奈唑胺PK/PD特性;12名VAP患者连续静脉滴注利奈唑胺后在支气管肺泡液中药物浓度;根据PK/PD参数制定给药方案注意;抗菌药物TDM的适应证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t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