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国考失利总结
关于国考申论失利的总结: 小弟是应届生,从11年11月份考试先后参加了之前的三次公考,国考大概复习了2个月,最终含恨败北,之后3月份开始准备选调生和联考,中间也参加了一次培训班(只是培训班的质量确实不敢恭维)。国考失利之后,我也是仔细总结自己申论不足的原因,总结了如下几点:一是做题不够。我想这也是许多公考人的通病,天天复习申论的多,但是能每周找一两次,每次2个半小时沉下心来做一套卷子的人感觉却是很少的,包括小弟之前考试也是如此,每次有信誓旦旦的说今天要做套申论试题,要全部做完,然后读完材料情绪就低落到一定程度,然后就不断消极怠工,最后面发现时间不够,就放弃做题,紧接着就看答案,可以说我在国考之前基本上没有真正做过一套完整的卷子,就算做了也是零零散散拼凑起来的,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以至于国考的时候时间没把握好,差点没写完,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也建议各位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时间,最好把手机等一些通讯工具都关了,以免被外界打扰,严格卡时间完成,让自己有压力,这样才有模拟实战的感觉。二是总结不够。我国考之前也零零散散做了几套题,往往就是做了就做了,对下答案就了事。现在回想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我们过多的重视自己做了多少题,而非自己掌握了多少技能、多少知识,以至于产生了重做题,轻总结的情绪,其实在我看来,事后的答案总结比做题更加重要,吃透一套题比做五套题收获更多。对于自己做过的题要多思考多感悟,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写,怎么样写能够写得更好。对于一些名言名句,一些非常有气势的排比句,更是要多读多记,多思考在什么地方可以用的放,常言道:熟能生巧,一个名言名句,一个排比句,你用过一次两次,下次再用便能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三是交流不够。其实这一点是我参加了申论互帮团之后才总结出来的,之前确实也没想到,就是多与同道中人交流一些题目的答案,现在培训机构所谓的答案其实没有以前那么靠谱了,特别是国考联考反培训力度的加大,有意的去研究培训机构的套???,反其道而行之,这时候面对培训机构的答案,我们就需要辩证的看待,在现实的基础上去学习他,我记得申论互帮团里面会组织各个小组讨论题目的答案,往往对于培训机构的答案进行一定的参考,取其精华,结合组员们的答案推出一份比较优秀的答案,然后各组将优秀答案上传供各位参考,虽然这样的学习费事,但是我觉得这样学习几次,抵得自己一个人做十套卷子,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集思广益、集众人之所长,学习他人一些好的表达方式,学习他人用过的名言警句,对于自己的提高是有莫大帮助的。关于申论复习的经验: 各位可能都会在一些书上面看到,申论就是申而论之,基本上每本书都会这么说,但是真正把这四个字说明白了却很少,或者说真正能够把这四个字实践起来的却很少。我参加过几次培训班,说实话,培训的目的就是教你套路,但是套路是人家老师总结的,你很难用活用好,所以说,申论写好需要不断练习,不断感悟。我理解的是,申,就是提出你的观点,想法,论就是进行论证,其实这跟有些书上说的差不多,但是在实际写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忽视了“论”,特别是一些人写策论文,开头写现象,第二段写原因,后面写三四段对策,最后面总结,这种套路我也咨询过一些上岸的人士,他们说这种套路估计在3,4年前很吃香,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年来反模式,反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强,如果国考你这么写,40分作文,估计最多也就三类上的水平,可以说除非你行测特别好,或者你岗位分特别低,不然你肯定没戏。“论”就是要说原因,说为什么,说必要性,重要性。其实我并不是反对或者抵触写策论文,虽然我自己写策论文写得很少,但是策论文很容易就陷入只写对策,不谈原因的误区,这样写出来不能够“以理服人”。其实写申论就像是跟阅卷老师在进行辩论,你提出观点,他心里肯定会有一个反馈,或者支持,或者反对,或者辩证,如果她支持还好,若是他觉得是辩证或者她反对的话,这时候你下面的内容就特别重要了,因为你要说服他。首先,从辩论来说,气势上就要压倒对方,所以行文上气势也要给阅卷老师一种高屋建瓴的感觉。对于这点,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排比句,最好是三句,能够句式对称,就能很好的产生行文的气势。其次,就是你的论据,论据要有理有据,一般我认为,名人名言,经典的例子都是非常好能够说服阅卷老师的工具,单纯进行论证,如果有理那么还好,如果没理的话就很难让阅卷老师所信服。我也听说论据可能一般老师不会看,但不能因为他不看你就不写好,我认为他不看估计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没救的文章估计才不看,而且看了那么多文章,估计10秒内就能够看得出什么文章行,什么文章不行。所以,这一点可以按照专题来收集论据,名人名言,或者背一些经典的段落,千万别忽视了这点,考场上水平肯定不如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球及中国荒漠化状况.doc
- 科学6上下册试题 (2].doc
- 科学技术哲学解答 (3].doc
- 离散数学课后答案(3].doc
- 全陪6大欢迎词例子.doc
- 秘书考试试题和答案 (2].doc
- 秘书考试试题3(1].doc
- 公交客流调查方案 [2).doc
- 公交自动报站任务.doc
- 公共关系学作业[1).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