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5_1行为主义(上)
;第一讲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
应用案例
;黑客行为(hacktivism);;;?一、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机能主义 ;“临界期”与中枢神经退化; 研究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猫饲养在只有直条纹环境中的笼子里数月后,把铅笔竖着在小猫眼前晃动,小猫有反应,而将铅笔横着晃动时,它没有任何反应。通过研究发现,小猫已失去了对横线的视觉反应,而且,错过了对横线视觉的“临界期”,之后无论怎样努力扭转这一局面,都无济于事,这只小猫将终身看不见横线。;华生(JohnB Watson,1878~1958);
华生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S-R”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
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而且必须成为一门纯生物学或纯生理学的自然科学。
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强化理论 ;;;;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 ;生平介绍;(1)信息机能的作用;(2)动机机能(或人的预见能力);(3)强化机能;主要观点;行为主义者研究方法;
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只是可客观观察的外显行为,反对一切内省,强调资料的客观性及获取资料途径的客观性。
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行为,集多个个体的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个体行为不是生来俱有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被动学习的。
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将他们塑造成诗人、哲学家、运动员、小偷、乞丐……”
经由对动物和儿童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可被推论解释一般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对人的本质的观念非常极端,它的研究完全抛弃了人的内心世界来研究人,因而其研究的对象根本就不是完整的人,而是会说话的机器,是受环境左右被动反应的机器而已,人的本质完全由环境决定,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能力。
行为主义提出一个人的行为的公式“S—R”,S即是刺激,R是行为反应,在行为主义看来,心理学只需要探索S与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
;这种完全舍弃人的内在心理世界,而专注于刺激和反应的关系的研究思路必然导致完全不顾及人的情感、尊严和独特价值的管理实践,这一观念充分反映出了资本家对工人作为人的尊严的蔑视。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学上的泰罗制,只将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管理可以不顾及人的尊严及情感。
这种对人的本质的极端看法无疑是当时社会矛盾在学术上的反应,将人完全看成环境决定的必然会无视人的创造力和人所蕴涵的巨大潜能,其着意训练的无非是完全顺从于资本家残酷 。
; 行为主义为使心理学符合科学的标准,而刻意将心理学的研究限定为外显行为的研究,将传统心理学中有关“心”的成分完全舍弃,致使心理学的研究内涵趋于窄化,难免有削足适履的缺陷,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无疑极为偏激。
但是,由于行为主义严格的科学取向,使心理学在研究上提高了方法与工具的价值,使心理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形象突出,20世纪40年代在世界闻名的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名称的由来,就是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 行为主义从理论来说是极端偏激的,其对人的看法是极为荒谬的,但从实践来说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而,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行为主义这一不研究人的心理的学派却由于其实用性而使心理科学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生长空间,并成为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对社会影响巨大的学派,从这一意义而言,行为主义对管理心理学贡献巨大。
;沙因与复杂人理论
组织文化学说
案例
;;沙因与复杂人理论
组织文化学说
案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