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的深入追寻的论文.doc
“自我”的深入追寻的论文
关键词:女性诗歌 自我 知性
摘 要:20世纪女性诗歌写作的历程中,三四十年代出现了重大的分流,一些女性将“小我”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另一部分则更重视诗歌的艺术追求,将知性、哲理、心灵的深度追寻渗透于诗歌中,其诗歌中的“自我”表达表现出与前者相异的选择,开辟出中国女性诗歌写作的更为深沉的道路。
“五四”运动中萌发的现代女性意识,在“五四”落潮后,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这一阶段,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女性解放命题的发展更为曲折,女性问题愈加变得不再单纯,妇女运动开始与各种社会运动相结合;而与此同时,文学的格局在此时期呈现某种多元状态。“五四”时代那种统一的人文理性追求也由文艺理论与创作的多元选择所代替。在诗坛,20世纪30年代,先后出现一些诗歌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新月诗派、现代诗派和中国诗歌等三个流派;20世纪40年代则有著名的七月诗派、九叶诗派,以及解放区的诗歌运动等。活跃于这一特定时期的女性诗歌写作在各种观念意识的烛照下呈现出新的风貌。较之“五四”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诗歌写作出现了分流,形成了区别较为鲜明的两种自我话语表达。
相对于一些女性革命诗歌的创作(这一类型的创作者以杨刚、关露为代表,笔者另有专文论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些女性更注重诗歌本体的创作、崭新诗意的创造,开始了诗歌文体的自觉,开始加入诗歌文体的探讨。她们的诗歌创作在当时的诗坛影响较大,笔者认为她们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标志着女性新诗书写从过渡阶段走向成熟发展。.她们的主要代表作者有20世纪30年代新月派诗人林徽因,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人陈敬容、郑敏。这些作者大都富于正义感和爱国热忱,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创作上比较重视诗歌艺术的提高。常在个人生命的情感抒发中呈现一种深刻的知性、哲理意味,融入了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和沉思,不仅在广度上而且在深度上拓展了女性新诗写作的空间,展现了现代女性对人生、生命的深层思考。她们的诗中“知性”的力量显然较之“五四”时期有所加强。所谓“知性”,首先是哲学学科中的术语,“在现代诗论中,相对于感性,知性是对感官知觉所提供的素材,加以综合认识的创造能力。”这些诗歌对人性、生命、社会的知性的关注使女性的自我的存在得到更深入的体现,单纯的、平面的感伤也被复杂的、立体的情绪所取代,更为冷静、凝重的怀疑,憧憬,冥想,审思丰富地交织重叠于她们的一首首诗作里。
一、林徽因:那盏忧伤的莲灯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月女诗人林徽因的五十余首诗,直接表现现实人生,时代气息较浓厚的有《年关》《九一八闲走》《哭亡弟恒》等,但林更多的诗歌,是表达自己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寻求,对抽象人生真谛、宇宙规律进行思索与探求,表现出“五四”启蒙理性精神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发展,如《“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题剔空菩提叶》《时间》《前后》《人生》《灵感》《黄昏过泰山》《昼夜》等。从开掘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微妙性的视角来看,其诗题材内容呈现出了多样的色调。
对于自我生命价值的追问使其诗歌呈现出强烈的现代女性自我意识,仍具有“五四”时期的启蒙、引导、召唤的浪漫激情,但又略显出某种内省、孤独气息:“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婉转它飘随命运的波涌/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莲灯》)可以看到,“莲灯”这一意象是林徽因的自我主体精神的寄托物、象征物,与“五四”时期陈衡哲的“鸟”意象相比较,对于生命的追求与渴望是一致的。但诗歌的结构与语调却复杂曲折一些了,在此莲花的力量是有限的,“单是那一剪光”、“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但又是具有价值,充满自豪与骄傲的,“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这飘忽的旅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生命的脆弱、渺小、孤独无助的体察,但仍然尊重自我、认同生命,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的执著、自我价值的追求。这里,较少“五四”高潮时期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女诗人的激越与高亢,作品的“思”意较深,包含着一个知识女性对生命存在的较为冷静的感悟和言说。个体与群体、外在世界以及生命、命运所构成的多重对立使其作品的层次更为丰富,这使得她的作品中的忧伤与20年代的感伤画出了界线,对比20年代那些感伤命运的诗歌吟咏,林徽因的沉静、镇定与深刻更为彰显。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及收治住院基本病种、中医医疗技术目录.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指南(TCAQ10208-2024).docx
- 门诊质量管理基本内容.docx VIP
- 马工程管理学全章节(共16章&绪论)思维导图.pdf VIP
- 东芝(TOSHIBA)变频器VF-S11使用手册说明书.pdf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四年级奥数---格点与面积---(学生版).docx VIP
-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人才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