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接受学角度谈《牡丹亭》对明清女性的影响的论文.doc
从接受学角度谈《牡丹亭》对明清女性的影响的论文
摘要:《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就特别受到女性读者的关注。本文试图在明清女性生活相对狭窄的背景下,勾勒出《牡丹亭》明清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牡丹亭》明清女性资料的梳理和作品的细读、分析,力图清晰展示她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进一步探索《牡丹亭》对明清女性产生的影响,包括其情感模式对她们的启发和影响。喊出《牡丹亭》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
关键字:《牡丹亭》;接受学;明清女性
一、绪论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曾经在朝廷担任一些小官不肯依附权贵,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他在思想上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文学上,虽然也创作过诗歌,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戏剧。他的代表作《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牡丹亭》是传奇剧本,共二卷,五十五出,根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牡丹亭》无论是在汤显祖的创作史上还是在我国戏剧史上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在春华烂漫之时游园之后思春并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因情而死,死后不忘柳梦梅。终还魂复生与柳梦梅结成夫妇。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批判和揭露了程朱理学的虚伪和残酷。爱情在《牡丹亭》中有了穿越生死的力量,主人公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经历充分说明人性的欲望是不能压抑的。.《牡丹亭》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宋明理学枷锁提出了强烈批判,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牡丹亭》对明清女读者的影响
(一)情感模式的启发
《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是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是女性读者为之疯狂的主要原因。杜丽娘自小生于名门宦族之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在父亲为之安排的生活下度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束缚、单调的生活,造成了她情绪上的苦闷,引起了她对现状的不满和怀疑。在偶尔一次游园中,春天的明媚风光刺激了她渴望爱情、要求身心解放的强烈感情,在这次游园之后,终于在梦中与柳梦梅产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梦中爱情的美好更激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要求,但是梦境终不可得,杜丽娘在抑郁中死去。但是死去的杜丽娘仍执著的追求爱情,她的游魂和柳梦梅相会,继续着以前梦中的美满生活。但是逐渐的,杜丽娘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她要求柳梦梅掘她的坟墓,让她复生。为情死去,为情再生,杜丽娘终于又回到了现实世界,和柳梦梅成就了美满的婚姻。明人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说:“杜丽娘隽(同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冥,獠牙判罚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他的这句话完整的概括了杜丽娘的性格特点。杜丽娘在追求爱情上的这种大胆坚定与缠绵执著引起了明清女子的情感认同。
(二)女性才能的自觉
众所周知,《惊梦》、《寻梦》乃《牡丹亭》整部戏剧的中心所在,剧中杜丽娘情不自禁地做了一场春心荡漾的梦,梦境中出现了幻想的意中人,“那生向前说了几句伤心话,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云雨相欢中,“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得个日下胭脂雨上鲜”。一场缠绵悱恻的春梦,极尽活色生香。弗洛伊德所言,“一个潜意识的愿望由白日的活动而激起,由此便产生了梦。”女子的情欲在《牡丹亭》中得到了大胆的展现,“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的景象让主人公刻骨铭心,也让明清女性读者流连忘返。焦循《剧说》卷二引张氏《俞娘传》:“娄江俞娘,丽人也,行二,幼婉慧。体弱常不胜衣,迎风辄顿。十三,疽苦左肋,弥连数月;小差,而神愈不支,媚婉之容,不可逼视。年十七,夭。当俞娘之在床褥也,好观文史,父怜而授。且读且疏,多父所未解。一日,授《还魂记》,凝睇良久,情色黯然,曰:‘书以达意,古来,多不尽意而出,如生不可死,死不可生,皆非情之至。斯真达意之作矣!’饱研丹砂,密圈旁注,往往自写所见,出人意表。如《感梦》一出,注曰:‘吾每喜睡,睡必有梦,梦则耳目未经涉者皆能及之。杜女故先我着鞭耳。’”在这里俞娘与杜丽娘一样也是一个喜欢做梦者,她对于杜丽娘“惊梦”、“寻梦”的浪漫过程高度感兴趣,从这个角度就可以推知,她也做着青春期少女的性梦。在《才子牡丹亭》中,女性评论者把杜丽娘的这种情感称之为“情色”并对此作出大胆阐释。释“柳”为男根,释“牡丹”为女根,并进而指出:“‘色情难坏’四字不但睡倒‘六经’,亦且抛翻‘大藏’,岂可作等闲语看过,辜负作者深心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性断裂的救赎的论文.doc
- 人文主义思想对于西方近代文学主要流派的影响的论文.doc
- 人文主义教育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论文.doc
- 人文科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学教育的“域外”传播意义的论文.doc
- 人文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的论文.doc
- 人格结构理论与《到灯塔去》的论文.doc
- 人民性——试论文学创作应坚守的价值取向的论文.doc
- 人物造型意象提炼的思考的论文.doc
- 人生有轨道的论文.doc
- 人的自然性回归的论文.doc
- 从文化传播简析《了犹未了》主人公的形象的论文.doc
- 从文字发生学看符号任意性的论文.doc
- 从文学创作管窥南朝文人的兼济情怀和忧患意识的论文.doc
- 从文学和电影之间关系的演变来看文学视觉化转向的必然性的论文.doc
- 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论批评与文学分道扬镳的论文.doc
- 从新旧版《红楼梦》电视剧从新旧版《红楼梦》电视剧的论文.doc
- 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分析新闻与文学的关系的论文.doc
- 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采访成本看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的论文.doc
- 从本届奥运报道看晚报体育报道的优势和不足——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例的论文.doc
- 从柳宗元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看唐代的避讳的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