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燃机效率及其潜在技术;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重要意义
关于柴油机/内燃机热效率的极限的讨论
典型的技术和技术路线
结论;内燃机在未来几十年仍将是移动式动力装置的主要原动机[1,2]。
提高内燃机效率可以有效减少石油供应紧张的压力,缓解由于CO2排放带来的环境压力。
近几年CO2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提高内燃机效率已经替代内燃机排放控制成为内燃机技术最具挑战的课题。;有害气体排放物已经减少98%以上:
发动机排出的NOx、PM、uHC、CO污染物大幅度减少
CO2是最主要排放物
;CO2减排将是内燃机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2007年欧盟颁布了强制性汽车CO2排放法规:
2012年轿车的CO2平均排放低于130g/km(Regulation’ (EC)NO.715/2007)
2015年低于95g/km
2014-2017年轻型商用车的CO2排放比2007年降低14%,2020年进一步减少28%,达到147g/km;
美国能源部也要求大幅度提高内燃机效率,2020年重型柴油机热效率由当前的40% 提高到55%;
我国也在进一步完善车辆燃油消耗法规,但与上述国际先进内燃机油耗法规存在很大差距。
;2.关于柴油机/内燃机热效率的极限的讨论;美国橡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C. S. Daw[8]等人在2010年美国汽车研究委员会(USCAR)举办的讨论会议中指出:现在的内燃机因“非约束燃烧”损失20~25%的化学能 ,而通过对现有内燃机循环、内燃机机构以及燃烧过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热效率可达到85%。
美国橡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David L. Greene以及美国田纳西大学的Howard H. Baker[9]在2011年美国能源部举办的DEER年会上预测,2050年汽车效率可能提高到70%。;2010年3月,在美国能源部要求下召开的美国汽车研究委员会(USCAR)学术会议综合了29位权威专家的意见,形成了“关于车用内燃机效率的总结报告”,其结论是:
活塞式内燃机最大有效热效率,不考虑摩擦损失可以达到60%(当前是40%或略高);
现在的内燃机由于非约束(非平衡)的燃烧过程造成损失约为20-25%;内燃机经过根本性改造,最大热效率可望超过60%,但小于85%。至今尚无上述评估依据的细节的报道;
我们已开始“火用”分析的研究参与内燃机最大热效率和技术途径的研究。
;3.典型技术路线(美国交通能源技术计划);;;;;内燃机智能控制技术;1.可变附件系统
△可变进排气门定时和升程
△可变进排气管长度
△可变涡轮系统(T,S,2S,Se,....)
△电控共轨燃油系统
—多脉冲喷射
—可变喷油压力
—可变喷油规律
△可变压缩比
△可变冷却系统;可变气门机构减少泵吸损失;内燃机智能控制技术要素(2);燃烧的控制;;高压喷射共轨燃油系统;;;;;;提高喷射压力,有利于提高燃烧热效率;三预喷正时对燃烧的影响;天然气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控制技术;工作缸数:6;4.排汽能量的利用和回收;4.排汽能量的利用和回收;内燃机在未来几十年在移动式动力装置中占有支配地位;
内燃机热效率的极限远比基于卡诺循环的估算高;
柴油机热效率的近期目标(2015-2020)可以达到50-55%,长期目标可望达到60%以上;
提高柴油机效率的技术路线是:先进燃烧技术,余热回收,高ON和高CN混合燃料,先进材料等;
柴油机智能控制集成了先进燃烧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使柴油机成为当代先进技术的载体,使之充满活力;
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热力学和化学的非平衡特性使可用能损失20-25%,开发研究新型燃烧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逆向设计流程题库.ppt
- 连铸连轧-近终形连铸题库.ppt
- 连铸坯裂纹影响因素题库.pptx
- 汽车排放法规及技术路线题库.pptx
- 连铸三大件的生产与应用题库.pptx
- 内控审计体系建设题库.pptx
- 汽车配件与物流管理A2第二章a题库.ppt
- 联合天然气卡车题库.pptx
- 内膜系统-内质网题库.ppt
-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题库.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