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__阻燃剂及阻燃整理工艺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__阻燃剂及阻燃整理工艺选编

阻燃剂及阻燃整理工艺 一 概述 1.1 阻燃剂应用的重要性和现状 重要性: 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 缺点:易燃,烟大 减灾需要 ;现状: 世界许多国家都对产品的燃烧性提出了严格规定,对阻燃法规的标准也越来越严。阻燃剂品种和产量迅速增加。 70~80年代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阻燃剂发展最快,品种5~10年就翻一番,从50多种增加到100多种,销售量每年增长8%以上,80年人均消费50千克以上,最高达100千克。 美国:1960年消费量:3万吨 1975年:16万吨 1978年:20万吨 1993年:42万吨 1998年:54万吨 日本:起步较晚,发展很快,1982年消费量:7.3万吨 1991年:13.6万吨;我国: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并应用到工业上去。 1985年才能生产40多个品种,年产500吨。与国外差距非常大。随着合成材料应用的迅速增长,引起的火灾越来越突出,各种阻燃法规的制定趋于完善,阻燃剂研究应用加快。 1996年:总生产能力10万吨,消费6万吨 2000年:消费12万吨。 缺陷: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氯化石蜡占相当比重 高效无机阻燃剂、抑烟剂、无卤磷系阻燃剂品种有限 加入WTO后形势严峻;1.2概念 阻燃剂:能使易燃物质燃烧减慢、终止或难以燃烧的物质。 注意:阻燃并非不燃。 分类: 1按形态分: 反应型:将阻燃剂和被阻燃物按一定方式和比例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配料加工成阻燃制品 添加型:阻燃剂和各种被阻燃物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混和与分散过程,如粘合。 反应型比例越来越低,添加应用型比例越来越高,美国反应型仅占12%;根据形态,作为阻燃剂应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 阻燃剂本身是不可燃或难燃物 (2)阻燃剂在聚合物中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不破坏或降低被阻燃物的机械物理性能,如纺织的撕裂强度、色泽、手感等,涂料的成膜性等 (3)阻燃剂本身及被阻燃物燃烧条件下不释放出有毒气体、无烟或少烟、无刺激性和腐蚀性 (4) 阻燃剂对热和光的稳定性大,不易挥发和渗出,不水解,阻燃性能持久 现实:同时满足所有基本条件的阻燃剂还不存在 努力满足越多越好 ;2 按组成分: 有机型:反应型和添加型 无机型:大多为添加型 有机阻燃剂优点: (1)对制品的机械物理性能影响小(用量小) (2)阻燃效果持久 缺点: (1)成型时释放出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2)燃烧时发出浓烟和毒气,能见度低,使人畜中毒,救护难 (3)来源不易,价格昂贵 (4)应用面窄,品种少 ; 无机阻燃剂优点: (1)毒性低,绝大多数无毒 (2)热稳定性好,不产生腐蚀性气体,公害少 (3)不挥发,不析出,有持久的阻燃效果 (4)发烟量低,有些还是较好的抑烟剂(如铝系等释放H2O与烟作用) (5)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 缺点: 混合,借助粘合剂作用,牢度影响等 ;无机阻燃剂按添加量大小分为:少量添加就起阻燃作用的阻燃剂和需大量填充才起作用的填充剂;2 燃烧过程和阻燃机理 2.1燃烧过程 是一种复杂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同时进行的急剧氧化过程。 燃烧三要素?;燃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热引发阶段 来自外部热源的热量被传给可燃物,使可燃物发生相态变化和化学变化 第二阶段:可燃物(聚合物)热降解阶段 为吸热反应过程,当外部热量足以克服聚合物分子内原子间键合能时,聚合物开始降解 第三阶段:引燃阶段 热降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与大气氧气充分混合,达到着火极限或受外界因素影响如火焰、火花、炽热余烬等刺激或环境温度足以使可燃气体自燃,都能引发聚合物燃烧。一部分燃烧产生热量辐射给聚合物吸收,使循环进行下去,即使移去热源等外因,燃烧过程仍继续进行 ; 燃烧过程用化学反应式:;2.2 阻燃机理 阻燃机理分为: 物理效应:冷却机理、稀释机理、隔离膜机理 化学效应:碳化机理、消除自由基机理(终止自由基链反应机理) 2.2.1物理效应 1)冷却机理 阻燃剂热分解时的吸热反应和生成不燃性气体的汽化,使燃烧体系温度降低,从而防止聚合物热降解,减少可燃气体挥发量,破坏持续燃烧条件,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硼酸类无机阻燃剂:;2)稀释机理 一些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释放出诸如H2O,NH3,N2,HX等不燃性气体,稀释了可燃性气体,冲淡了空气中氧的浓度,使之降到着火极限以下,从而起到阻燃作用。 另外无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