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显子的捕捉与鉴定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外显子捕捉的实验原理,掌握外显子捕捉和采用DNA探针检测特定DNA片段的遗传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不同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序列是不连贯的,即在两个编码序列之间有一段不编码蛋白质的非编码序列。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两个外显子之间插入了一个内含子。外显子是出现在mRNA分子中的基因序列;内含子则是不出现在mRNA分子中的基因序列。
外显子捕捉
“外显子捕捉( exon trapping ) ”曾称exon amplification, 是从基因组克隆片段中分离可表达序列的技术之一,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通过构建一种载体,从其插入片段中识别和回收外显子序列的实验方法。
捕捉外显子的载体pETV-SD是一种反转录病毒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即其可在不同种的生物中如大肠杆???和酵母中,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复制的载体。 因为凡是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基因在转录后都要经过RNA剪接,这就需要有剪接供体(splicing donor,SD)位点和剪接受体(splicing acceptor,SA)位点。因此,SA位点可作为基因的标志。pETV-SD载体的片段中含有无SA的位点。它含有β珠蛋白(HBG)基因的第1个外显子、其有功能的SD位点、该基因的间隔序列(IVS)和α,β-半乳糖苷酶(α,β-GAL)基因。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定位
原位杂交是将待定基因的特定DNA序列或该基因转录产生的RNA分子作为探针,在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化学物质后与变性后的染色体DNA杂交,该探针就会同染色体DNA中与其互补的序列结合成为双链,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或显色技术,就可显示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化学物质的探针的位置,达到基因定位的目的。
用放射性化学物质如荧光素标记探针后,则在荧光显微镜下,探针所在的位置上可呈现出荧光,这称为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操作步骤及基本原理如下:
提取细胞核中的基因组DNA;
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真核基因组DNA,获得所要检测的DNA小片段;
将获得的DNA小片段克隆在位于“外显子捕捉序列”下游的克隆位点上;
将获得的重组载体感染反转录病毒的专宿包装细胞系(ecotropic retroviral packaging cell line)——ψ2细胞系。ψ2细胞提供蛋白质产物使载体(自身不能合成病毒蛋白质)成为反转录病毒在细胞里增殖。当反转录病毒在细胞内转录时,插入的DNA片段中包含有功能的SA位点,会发生RNA剪接反应而将IVS切除;
ψ2细胞培养液中含有包装了已剪接和未剪接病毒RNA的病毒子(virion),用来感染组成型产生SV40T(肿瘤)抗原的COS细胞。病毒RNA基因组被反转录,并在载体上的SV40复制起点作用下,以环状DNA附加体形式进行复制。
从COS细胞中回收复制的附加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Dpn Ⅰ酶切后转化细菌。在含卡那霉素(Kn)和5-氯-4溴-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的培养基上挑选转化子。β-半乳糖苷酶可水解X-gal而生成蓝色产物,不产生β-半乳糖苷酶的转化子菌落则呈白色。
只挑选白色菌落作进一步研究的材料。白色菌落的生成可以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使β-半乳糖苷酶失去活性;二是由于在反转录病毒生活周期的RNA 时期中发生了剪接反应,从而丢失了α,β-半乳糖苷酶基因。
如果是真正发生了RNA剪接事件,准确的剪接反应可切除作为标记的IVS,使人β珠蛋白基因的第1外显子与落入了捕捉陷阱的插入片段中的外显子序列直接连接;
从白色菌落制成的菌液中分离载体,采用可以和该段外显子特定核酸序列互补的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可以鉴别该菌落是否是由捕获了外显子的转化子形成的。
实验材料
毕赤酵母菌、pETV-SD载体、限制性内切酶A、DNA连接酶、ψ2细胞系、组成型产生SV40T(肿瘤)抗原COS细胞系、限制性内切酶Dpn Ⅰ酶、大肠杆菌
实验用品和试剂
实验步骤
毕赤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
接种重组和空质粒转化子于5ml YPDZ培养基,GS115菌于YPD培养基作对照,30℃培养16~18小时。
室温下,1500 g离心5-10min收集菌体。
100 ul TE(pH 7.0)重悬,加入300 ul EDTA(pH 8.0),0.07M Tris-HCl,3 ulβ-巯基乙醇,1ul Lyticase ,37℃水浴30 min。
10000g离心5~10min,取沉淀,加90ul TE重悬。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