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选编
第三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微生态学:
医学微生态学:
医学微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寄居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第一节???????正常菌群
一、正常菌群及其分布
概念:
寄居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中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
分布: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二、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 生物拮抗 竞争粘附作用
产生有害代谢产物
营养竞争作用
2. 营养作用
3. 免疫作用
4. 抗衰老作用
5. 抗肿瘤作用 ;三、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略)
口腔 300多种细菌
食管与胃 幽门螺杆菌和螺旋体是原籍菌
肠道 厌氧菌为需氧菌的100~1000倍
阴道 可分离出29种微生物
呼吸道 多达21个菌属200多个菌种
皮肤;;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微生态平衡: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
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一、微生态平衡
1. 宿主因素
正常微生物群随着人体不同发育阶段及生理功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宿主病理状态对正常微生物群也产生明显影响。;2. 正常微生物群
(1)定位:生态环境
原籍菌多半对人体有益,外籍菌可能造成感染。
(2)定性: 正常微生物群的种类(相对稳定)
(3)定量:某生态环境中正常菌群的总菌数和各菌群的活菌数。
优势菌常常是决定微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二、 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
1. 长期滥用抗生素
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抑制了敏感菌,耐药菌大量繁殖,可能会致二重感染(重叠感染),系菌群失调症。
2.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进入正常无菌部位可引起疾病。
3. 免疫机能的降低
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照射等可致微生态失调。; 三、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1. 保护好宏观生态环境
2.保护好微生态环境
(1)消除引起或保持微生态失调的病理状态
(2)消除或缓解异常的解剖结构
3.增强机体免疫力
4.合理应用抗生素
5.应用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益生元); 第三节????? 机会性感染
机会性感染:由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一)机会性致病菌
1.来源:人体皮肤和黏膜寄居的正常菌群。
可以是常住菌或暂住菌
2.种类:主要为细菌
常见的G-杆菌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无芽胞厌氧菌
常见的G+菌有葡萄球菌。
真菌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新生隐球菌。;(二)机会性致病菌的主要特点
1. 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
2. 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3. 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出现
如假膜性结肠炎
厌氧芽胞菌艰难梭菌所致;二、机会性感染的易感因素
易感机体可诱发机会性感染。
易感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相似。 ;第四节?????医院内感染
一、概述
医院感染(医院内感染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特点:
1. 感染对象为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但主要为住院患者。
2. 感染发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界限指患者在医院期间和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一)按微生物来源分类
1. 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医院感染或自身感染)
患者在医院内由于某种原因使自身寄居的正常菌群转变成机会性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的感染。;2. 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
患者遭受医院内非自身存在的微生物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其他患者或携带者,其次来自周围环境。;(二)按感染部位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的特点可分为12大类。;三、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略)
主要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亦可由致病性或非致病性微生物引起
外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其次是病毒和真菌。;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一)易感对象:
1. 老年人和婴幼儿
2. 患有免疫功能缺陷和免疫功能紊乱原发病或基础疾病的患者易感。;(二)诊疗技术及侵入性检查与治疗
1.?诊疗技术 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2.??侵入性(介入性)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选编.ppt
- 第三节通告选编.ppt
- 第三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选编.ppt
- 第三节砌筑工程选编.ppt
-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选编.ppt
- 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与设施选编.pptx
- 二胡中英文简介综述.doc
- 第三蛋品加工工艺选编.ppt
- 第三讲-水险核保培训材料选编.ppt
- 第三节金属的防护与回收选编.ppt
- 社区团购行业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独立站站内搜索优化与流量提升策略.docx
- 医药商业库存管理2025年升级版风险评估与解决方案.docx
-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应用探索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振兴人才回流政策对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影响报告.docx
- 盲盒市场2025年用户复购心理模式研究分析报告.docx
- 互联网医疗平台用户对在线医疗服务的便利性需求分析.docx
- 2025年再生医学技术在血管再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报告.docx
- 2025年文创IP衍生品开发设计中的品牌形象塑造策略.docx
- 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法律风险管理与数据合规策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