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生活的变化电子课件.ppt
武广高铁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
自主合作学习
第一组:交通
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三组:娱乐方式
介绍照相、电影
第二组:通讯
古代、近代、现代的通讯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四组:大众传媒
介绍《申报》、商务印书馆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通车典礼
为什么大家会感到如此的惊讶呢?
趣事一二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唐胥铁路,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自主合作学习
第一组:交通
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三组:娱乐方式
介绍照相、电影
第二组:通讯
古代、近代、现代的通讯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四组:大众传媒
介绍《申报》、商务印书馆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古代最快的信息传递
方式—烽烟及炮声
早期电报机
我们今天还用电报吗?为什么?
小知识 — 电话的发展
自主合作学习
第一组:交通
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三组:娱乐方式
介绍照相、电影
第二组:通讯
古代、近代、现代的通讯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四组:大众传媒
介绍《申报》、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生活的变化
照相
电影
最早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称为无声电影或默片;后来,无声电影被有声电影所取代。
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05年)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
胡蝶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1935年)
自主合作学习
第一组:交通
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三组:娱乐方式
介绍照相、电影
第二组:通讯
古代、近代、现代的通讯工具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进步?
第四组:大众传媒
介绍《申报》、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生活的变化
《申报》
商务印书馆
创办于1872年的报纸--《申报》
广告是允许夸张的,不夸张的就不像广告了。
广告夸张,不符合事实,所以是骗人的。
有的报纸上的广告太夸张了,那是不是说明它在欺骗读者呢?
怎样评价火车、轮船、有线电报、照相、报刊等这些外来的新鲜事物呢?
利:为出行、传递信息带来了方便,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弊:造成环境的污染,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提供了便利。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课本剧《盐商觐见孙中山》
课本剧《盐商觐见孙中山》
通过这个课本剧,你感觉当时社会习俗有了哪些变化呢?
剪辫
溥仪剪辫装
清朝官服
孙中山和中山装
易服饰
禁缠足
改称谓、废跪拜
促进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辛亥革命的冲击
小结
物质生活的变化
文化生活的变化
交通
通讯
火车
轮船
有线电报
娱乐方式
大众媒体
照相
电影
《申报》
商务印书馆
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辫、易服、改称呼、禁缠足等
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
1.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
A.无线电报 B.书信 C .有线电话 D.互联网
2.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3.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4.图3是我国近代出版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它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商务印书馆是在北京创办的
B.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C.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地图册
D.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历史最长
5.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社会生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