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上上等第一位人物非他莫属.docVIP

三国人物:上上等第一位人物非他莫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人物:上上等第一位人物非他莫属

三国人物:上上等第一位人物非他莫属 2017年02月08日 只有曹操,才是真正把历史,从乱局中引入相对稳定的三国时代的首要人物;也只有他,才是整个三国时代给后世的历史留下了最深远影响的人物。无论我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我们几乎都无法否认曹操是三国时期第一重要人物的历史事实。 导读:三国是在汉末乱世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乱世是豪杰蜂起,也是混账横行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人物往往很多,正负面的都不少,但是真正上档次,够重量等级的其实并不多,大多也只是浑水摸鱼,侥幸获利而已。三国时期,政治人物、军事人物、智谋人物、人文人物,隐逸、医巫、怪妖等等,什么人物都有,忠奸杂陈,能否相间,正邪各有其场,人鬼俱现江湖。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得世界斑驳陆离。 乱世造就乱人,乱人助长乱世。就在乱世与乱人们沆瀣一气,搅成一团的同时,一批出色???军政人才,也顺着时势的发展,在乱局中渐渐成长起来。这其中更加雄霸一点的,经过历练和打磨之后,逐渐成了一时一地的政治领袖。 袁绍出身世家名门,显然不是无学之辈,但却只学了一肚子功利,精于利害、得失的算计,却被自己的算计所害。不足论也。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又字吉利,沛国谯郡人,一般都认为这个地方属安徽的亳州。据说,曹操是西汉初年的宰相曹参的后人,其父曹嵩,是汉桓帝时的大长秋——皇宫内院的总管太监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受封费亭侯,在后汉宫廷中“用事”三十年,没有明显过失,还能举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是宦官中的佼佼者。曹嵩于曹腾死后,以养子身份继承侯爵,通过自己努力,一步步攀升到大司农的位置,并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十一月到中平五年(188)年四月,担任太尉,是三公之首。当时何进是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由此说来,不止袁绍、袁术,曹操也是三公的后代。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后汉书》桥玄本传) 桥玄长了一双慧眼,真正识得曹操。 曹操小时候,“不治行业”,听起来似乎跟汉高祖刘邦年青时候一样,其实却大不相同。刘邦游手好闲,蹭吃蹭喝,还经常赖账,有点像《水浒传》中的泼皮牛二,满世界耍无赖;曹操虽然也“不事生产”,但却行侠仗义,有点像《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还经常伺机打抱不平。刘邦是个标准的地痞,曹操却是个出色的豪侠。曹操虽然也不太受乡人看重,但却不像刘邦那样遭人厌憎。 曹操二十岁的时候,被举为孝廉,受推荐,出来做官,担任洛阳北部尉。后来又调到顿丘县当县令。当时党锢已经解禁,作为“党人”之一的南阳人何颙,正在司空府里任职,见到曹操之后对人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汉书?党锢列传?何颙》) 又是一双慧眼,把拯救现实世界的希望目光,凝伫在曹操身上。 当然,也有对曹操另外的评价。南阳许邵,号为知人,与从兄许靖每月初一发表对天下人物和书画作品等的评论,当时被称为“月旦评”,就像今天的“书画鉴定会”或者“人物表彰会”一样。一经许氏兄弟评价,人的身份和书画的价格都会陡增。曹操不能免俗,亲自前往,还带了很多厚重的礼品,请求给自己做个评价。大约是拿的东西少了,许邵不想给曹操“定身价”,人家许氏兄弟,或许就是靠“月旦评”维持生计的。曹操“伺隙胁邵”,“邵不得已”,这才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得了这么个品评,非常高兴地走了。这是《后汉书》许邵本传的说法,跟《三国演义》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说法不一样。 汉灵帝光和末年(184),黄巾大起。曹操官拜骑都尉,奉命赶赴颍川去镇压黄巾军。因为军功,升迁为济南相,就是汉朝诸侯王封地“济南国”的行政长官。当时这个所谓的“济南国”,下辖十多个县,县长们多半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曹操查明情况,上奏朝廷,罢免了八位。曹操还在管辖之内,禁断淫祀,阻断了地方豪强势力,利用民众怕鬼信神的心理,搜刮民财。吓得贪官污吏弃印逃跑,寻地隐身。“济南国”内情势转好,吏治和治安都走上了正常轨道。随后,曹操又被朝廷改任为东郡太守。没去赴任,说是身体生病,回到家乡休养去了。 后来,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何进采纳袁绍的馊主意,召董卓进京,想要胁迫太后。董卓还没到,何进就已经被宦官杀死了。董卓一到,立即施展淫威,废掉少帝刘辩,改为弘农王。把刘协立为皇帝,这位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京都顿时大乱。董卓想利用曹操,授予曹操骁骑校尉,欲与共商篡位大计。曹操不受其官,变易姓名,偷偷逃回老家,遭到董卓的通缉捉拿。曹操走到中牟县的时候,被一个“乡长”当成嫌犯,抓住送到了县里。因为县里有熟人帮忙,得以逃离虎口。《三国演义》说,曹操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所纵放,陈宫“挂印弃官”,跟曹操一同逃走,共同谋划讨伐董卓的事情去了。但是《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