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脚踏机到无梭织机.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脚踏机到无梭织机

从脚踏机到无梭织机 ——新民丝织厂的三十二年 周德华 新民丝织厂建于1958年12月12日,由盛泽镇上16条街道办的13个丝织合作社以及轴浆社、荷园街办土布厂、运经工场、红星牵经工场合并而成,挂牌“地方国营新民丝织厂”。全厂有人力织机610台,职工1065人,大多系街道居民,部分为丝、绸、领三业转业人员,年龄高者七十余,幼者仅十四五,平均四十余,青工仅占百分之五。后因地方国营体制未被批准,翌年7月改称为“盛泽新民丝织厂”。 合并时,参加者以手工织机及其附属设备入股,缺少流动资金,故工厂初创时仅2万元开办费,只能沿袭丝织社业务,为中国丝绸公司加工筛绢、洋纺、复兴纺、羽纱、富春纺等低档绸。为时不久,丝绸公司以新民丝织厂设备差,产品质量低为由,于1959年2月起,大幅度削减其加工任务。于是大部分织机只得改织棉布,有斜纹布、劳动布、男线呢等品种。另外,还有部分织机利用废纱织造土布,由吴江县百货公司购销。 1960年至1962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棉布丝绸加工任务严重不足,工厂处境更为艰难,1960年精简职工230名,次年,复精简313人。除少数织机维持生产外,全厂濒于停产,职工领取每天0.40元的报到工资,只能维持最低生活。工厂被迫进行生产自救,开办养殖场、纤维厂、席厂等,以期维持生存,摆脱困境。 六十年代,新民丝织厂虽勉力跻身于盛泽“五新”丝织骨干企业(余为新生、新华、新光、新联)之列,然其面貌及实力远逊于其他四厂。 以设备而言,建厂初期全厂织机均为手工织机,其中脚踏机占四分之三,因而新民丝织厂当时曾有“脚踏机厂”之称,而其余各厂已全部是铁木电力织机。1959年,将132台脚踏机改为电动,称为“改良机”,为过渡机型,但仍极简陋,由于缺乏改造资金,只得用方砖凿孔代替飞轮,用石头代替压铁,用木衬代替铜衬。至1962年,首批安装铁木电动丝织机66台,向电力织造过渡。1965年开始使用K611全铁电动丝织机。 建厂之初,设四个车间,零星分散,一车间在思古浜(现址);二车间在阳春浜、朱家弄、葛家弄、后街一带;三车间在庄面及南财神弄一带;四车间在中浜。厂房系租用民居,每个工场几台几十台不等,难以集中管理。一车间所在地为“大炼钢铁”时留下之芦菲棚,破旧已极,遇雨渗漏,地成池洼,操作工一手撑伞,一手织造,生产难以正常进行。1959年,利用盛泽市河两岸拆除民房后的旧建筑材料,建成第一座800平方米简易砖木结构车间,取代了芦菲棚。以后,统筹规划,分批建设,至1980年6月全厂才迁入现址集中生产办公。 1974年,新民丝织厂棉布业务停顿,全部转为丝织生产,并争得了国家计划出口任务。1976年至1980年为适应国际丝绸市场的变化,转向扩大真丝绉类织物的生产,参加县纺织工业公司组织的设备会战,自制多种络、併、捻设备,加强了前道工序的薄弱环节,推出双绉及九霞缎等高档丝织品。1978年,12107双绉在全国丝绸实物评比中首次获得第一;1983年,12107染色双绉分别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1985年62102花软缎又分别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1986年12751—1骏花缎获国家金质奖。至八十年代末,新民丝织厂生产的品种扩展到4大类50多个品种。其中主要名牌特色产品有:蚕花牌62102花软骏、水榭牌12689骏花双绉、水榭牌12107染色双绉、水榭牌12751—1骏花缎。 新民丝织厂以追求技术进步为首要目标,1979年至1984年技术改造投入资金778万元,翻建新建厂房2万余平方米,将织机全部更新为全铁丝织机,并增加了织机结构中阔幅织机和提花织机的比率,使产品有更大的适应性。经过这一轮技术改造,1984年产值破3000万大关,利润近300万元,产量890万米,分别为1978年的2.2倍、3.5倍和1.85倍。随后,又再接再厉,着手进行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为目标的技术改造。1985年12月12日,工厂耗资310万美元自日本引进的LW—52A—190型喷水织机,连同配套之河本牌KDW—T36型高效整浆联合机组组成的喷水织机车间投产,为吴江丝织业无梭织造的开端。与有梭织机相比,喷水织机之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有梭织机台时产量仅2.05米,而喷水织机达7.90米;挡车工看台数有梭织机为4台,喷水织机为8台。第二年,仅此项目就增加产值2597.47万元,税利416.85万元。 1987年、1988年,工厂从意大利引进SM92、SM93剑杆织机共48台,新组建剑杆织机车间,织造K1798斜纹绸及仿真丝绸。1990年,再次引进日制LW—54型喷水织机64台。 由于是集体企业,以往国家不往新民丝织厂分配专业技术人才。七十年代,工厂在搞好技术改造的同时加紧了人才培养。近十年来采取输送代培、岗位培训等各种渠道造就了数十名工程技术、管理专业人才。1987年7月还自办丝织职业中学,面向社会招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