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浮选原理
第二章 浮选原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矿物表面的润湿性Wettability (Hydrophilicity) of mineral surface ;§1.1矿物的润湿性;2.润湿现象在浮选中意义;§1.2润湿的接触角;; ;接触角θ的大小与接触的三相界面所具有的各界面张力有关,当各界面张力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有
?
接触角是三相界面张力的函数。说明:不仅与矿物表面性质有关,而且与液相、气相的界面性质有关。凡能引起改变任何两相界面张力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矿物表面的润湿性。
当θ>90o时,δSW > δSA 矿物表面不易被水润湿,具有疏水表面,其矿物具有疏水性,可浮性好。
当θ<90o时,δSW < δAS 矿物表面易被水润湿,具有亲水表面,其矿物具有亲水性,可浮性差。 ; 因此,对矿物的润湿性与可浮性的度量可定义为:
润湿性=cosθ。可浮性=1-cosθ。
Cosθ 表示润湿性,其值越大,润湿性越强
1-cosθ表示可浮性,或叫疏水性,或叫亲气性
接触角θ、润湿性cosθ、可浮性floatability (1-cosθ)均可用于度量固体颗粒表面的润湿性,且三者彼此之间是互相关连的 .
当矿物完全亲水时,θ=0°,润湿性cosθ=1,可浮性(1-cosθ)= 0。此时矿粒不会附着气泡上浮。当矿物疏水性增加时,接触角θ增大,润湿性cosθ减小,可浮性(1-cosθ)增大。;1.沾湿
指液体与固体接触 , 形成固 / 液界面 , 消失液 / 气及固 / 气界面的过程。将气液界面与气固界面变为固液界面的过程。;2.浸湿
指固体完全浸入液体中的过程 , 形成固 / 液界面 , 消失固 / 气界面 , 体系的自由能变化为
△G= δsL-δsg=-A;3.铺展润湿
指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开 , 形成固 / 液和液 / 气界面 , 消失固 / 气界面的过程 。;结合杨氏方程 , 上述三种润湿过程发生的条件为 :
沾湿:Wa=δsg-δsL+δLg=δLg(1-COSθ) ≥0
浸湿: A=δsg-δsL =δLgCOSθ ≥0
铺展:S=δsg-δsL - δLg=δLg(COSθ-1) ≥0;§1.3润湿阻滞;;2.润湿阻滞对浮选的影响
浮选过程中,矿粒向气泡附着时,属于排水,即在矿物本身可浮性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润湿阻滞的作用,导致气泡附着在矿物表面过程困难,对浮选不利。
而矿粒从气泡上脱落时属于水排气,润湿阻滞使水难于从矿物表面将气泡排开,防止矿粒从气泡上脱落,对浮选有利。;§1.4矿粒与气泡附着前后自由能的变化与接触角关系;;矿粒向气泡附着前后情况;据此则接触附着前后的系统自由能变化为 :
?
将γ固液一γ固气 = 一γ液气 COSθ代入上式得 :
△G= γ液气( 1-cosθ)
此式就是浮选基本行为一一矿粒向气泡附着前后的热力学方程式。它表明了自由能变化与平衡接触角的关系 , 式中 γ液气就是液 -气界面自由能 , 其数值与液体的表面张力相同 ( 例如水的表面张力为 72 达因 / 厘米) , 这是可以由实验测定的。于是△G 可以算出)。;当矿物完全亲水时 , θ=00, 润湿性 cosθ=1, 可浮性 1-COSθ=0 。此时矿粒不会附着气泡上浮 , 因为自由能变化△G = γ液气(1 一 COSθ)=0 。
当矿物疏水性增加时 , 接触角增大 , 润湿性 cosθ减小 , 则可浮性 1-cosθ增大。此时△G也增大 ,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 , 如过程变化前的自由能 , 比变化后的自由能大 , 则该过程就有自发进行的趋势。因此愈是疏水的矿物 , 自发附着于气泡上浮的趋势就愈大。;同时必须指出 ,上式是在一些假定条件下得出的简化近似式。实际上, 当气泡与矿粒接触时,界面面积的变化及气泡的变形,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曾经有些学者进行过较复杂的推算。但是,由于固 -液及固 -气界面能难于直接测定 , 平衡接触角不易测准 , 特别是在矿粒与气泡间的水化膜的性质变化等 , 所以这方面的工作尚有待继续研究。;§1.5润湿接触角的测定方法;第二节 界面现象;§2.1矿物表面的水化作用;§2.1.2水化作用的原理;§2.1.3水化层的结构;§2.1.4水化层的性质;§2.1.5水化作用对可浮性的影响;§2.2.1液气界面的荷电
§2.2.2固液界面荷电(电性起因)
§2.2.3双电层
§2.2.4界面电性与矿物的可浮性;§2.2.1液气界面的荷电;§2.2.2固液界面荷电(电性起因);(2)矿物表面组分的选择性解离
A、组成固体的正负离子在介质中的溶解能力常常不同。
B、部分矿物和水作用后,相界面上生成新的物质,界面电性与生成的新产物有密切关系。 ;例如:石英带负电。
晶格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