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8杜牧诗三首 学案.docVIP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8杜牧诗三首 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8杜牧诗三首 学案.doc

8 杜牧诗三首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内容赏析】 首联写居住环境荒凉幽静,秋风使柳叶飘落,自家宛如野人居处。颔联写白天游赏山水,长啸歌吟心中的志向,日子似乎过得闲适潇洒。其实是姑且用寄情山水的方式来掩饰官场失意的悲凉。颈联写雨夜与友人饮酒下棋,众人走后自己酒醉沉睡,醒来只听见北来的大雁声声啼鸣,倍感孤独寂寞。尾联写三国英雄在赤壁争雄,如今只有披蓑衣的渔翁在此垂钓。暗示自己有英雄建功立业的壮志,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百般无奈,无限的不平郁闷蕴含其中。 早 雁 [常识·速览] eq \o([识作者]) 晚唐“小杜”——杜牧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 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eq \o([探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作者对此寄予了深切同情。 [文本·精析] 1.首联展示了两个怎样的镜头? 【答案】这两个镜头,一个是鸟瞰的镜头——中秋时分,金河边上的胡人一个个都在弯弓往天上放箭;另一个是仰视的镜头——云层外群雁见纷纷射来的箭,便惊恐万状地向四处逃窜,有的中箭就发出凄惨的哀鸣而坠落。 2.颔联中,诗人写汉代的“仙掌”“长门”,有什么作用? 【答案】起到烘托作用。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在这静寂的画面上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暗淡,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这样就把大雁失群后那种凄凉的景象描写出来了。 3.本来春回大地,正是雁儿飞回家乡的好时节,可诗人为什么劝雁儿留在南方? 【答案】诗人正告大雁那些胡人还纷纷地在金河一带布阵,所以千万不能随着春季的到来而北回,虽然潇湘一带人烟稀少,可是那里确实水草丰美,菰米和莓苔尽可作食物,所以不要厌弃此地,还把这里当作安全的栖息之所吧。 4.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