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 训练1(全国).doc
2017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 训练(全国)
文言文阅读断句(教师版)
课标要求通过文言断句理解浅易的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高三复习内容“理解浅易的文言文”第一大项“理解”中的第四点“理解并翻译句子”。主要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锻炼文言文断句能力。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已形成一定的语感,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理性的认识。?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二、方法与过程: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教学重点及突破
文言文断句???法的归纳与运用。
突破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语段中找寻文言断句的规律,在练习中不断强化方法,最后归纳规律中的特殊现象,找盲点。教学难点及突破初步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突破的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迁移巩固—深入质疑。【知识储备】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思路:
1.整体诵读,理解文意。
2.反复诵读,寻找标志。
3.先易后难,缩小范围。
4.再读文句,核对检验。
(三)常见虚词:
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
句首独立叹词:嗟夫、嗟乎、呜呼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
③句首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
④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四)常用典型句式有:??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等。?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也)、孰与…?乎、岂…?哉、奈何…?乎等。???
◆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
◆固定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作为独立成分,中间不能断开。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名,?由于古今习惯的不同,很容易混淆。如:何易于、中期等。?
【学习过程】
文言文断句方法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规律一
小组合作探究: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并小结出你断句的方法。
例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翻译:雕刻的原则是,鼻子不如先刻大一些,眼睛不如先刻小一些。鼻子大了可以修小,小了就不能修大;眼睛小了可以修大,大了就不能修小。”办事也是这样。做那种日后还 能补救的事,办起来就很少会失败了。
小结窍门: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当堂练习:
练习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答案: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 /曰 /子非吾友也!
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捡起来,但是看见管宁的神色不对劲就又扔了金子离开。两个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省级重点高中高三学情调研联考考试(一)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6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前热身训练数学试题.doc
- 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理科数学(解析版).doc
- 2016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二调历史试题 word版.doc
- 2016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五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doc
- 2016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五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16届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 2016届湖北襄阳四中高三3月综合测试数学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