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铸铁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铸铁选编

第十一章 铸铁;11.1 铸铁概论;铸铁与钢总体比较: A. 成分 C、Si含量高,S、P含量高 [2.5-4.0C, 1.0-3.0 Si, 0.5-1.4 Mn, 0.01-0.5 P, 0.02-0.2 S ] B. 组织 钢的基体 +(不同形状)石墨 C. 热处理 不同形式的热处理 D. 性能 取决于基体组织及G数量、形状、大小及分布. G:HB3-5, 屈强20MPa, 延伸率近为0; G对基体有割裂(削弱)作用,对钢强度(抗拉强度)、塑性、韧性均有害,其性能比钢要低,特别塑、韧性; 但:具有优良的减震性、减摩性以及切削加工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 E. 生产 铸铁熔化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廉。;2. 铸铁分类 根据C在铸铁中存在的形态和石墨形状的不同: 存在的形态 白口铸铁 麻口铸铁 灰口铸铁 石墨形状 灰铸铁 球墨铸铁 可锻铸铁 蠕墨铸铁 合金铸铁;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区别;硬度高、抗磨损性能好??做耐磨零件和工具。例如犁铧、球磨机的内衬及磨球、喷丸机的叶片等等。 “冷硬铸铁”件:如轧辊及矿车车轮等。 炼钢原料。;片状G;灰铸铁(HT);球墨铸铁(QT);可锻铸铁(KT);蠕墨铸铁(RuT);11.2 石墨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三个阶段 Ⅰ:LC′→AE′+G Ⅱ:从A中不断析出GⅡ Ⅰ、Ⅱ 阶段温度高,易进行, 也必须进行; Ⅲ: AS′ → FP′+G; G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发生在P′S′K′线以上的G 化为第一阶段;发生在P′S′K′线以下的G化为第二阶段, 实际是以共析线为界。第一阶段G化决定G形态,第二阶段G 化决定基体组织. 石墨化阶段与组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组织 铸铁名称 完全进行 完全进行 F+G 不同基体的灰铁、 部分进行 F+P+G 球铁、蠕铁、可铁 未进行 P+G 部分进行 未进行 Ld+P+G 麻口铸铁 未进行 未进行 Ld 白口铸铁 ;(1)冷却速度 (2)成分与合金化 促进石墨化元素: C、Si、Al、Ti 、 Ni、 Cu、P ; —— C、Si为主要的石墨化元素 灰口铁:2.5~4.0%C, 1~2.5%Si 阻碍石墨化元素: Mn、Mo、Cr、V、B、S; Mn调节组织:① 利于珠光体基体形成; ② 消除S影响。; 碳当量: 一般以各元素对共晶点实际含碳量的影响, 将这些元素的量折算成C%的增减, 这样算得的碳量称为碳当量(C.E) C.E = C + 0.3(Si+P)+ 0.4 S - 0.03 Mn 由于S, P%低, Mn的作用又较小 C.E = C + 0.3 Si 共晶度 铸铁含C量与共晶点实际含C量之比 , 表示铸铁含C量接近共晶点C%的程度。共晶点实际C量 = 4.3 - 0.3Si Sc=C% / (4.3-0.3 Si )% Sc1, 过共晶铸铁;Sc=1, 共晶铸铁;Sc1, 亚共晶铸铁。;???均是G化铸铁(HT—KT—RuT—QT),性能为何相差很大呢? 化学成分、冷却速度、炉前处理、热处理 基体组织,G形态不同 (片状,球状,团絮状,蠕虫状) 性能差异;11.3 石墨的形成及生长;;石墨晶体结构 ;;(a)A型石墨;球状石墨内部的年轮状结构 ;2、 球状G的形成条件;3、球状石墨的形核机理 ; 图 球状石墨晶体生长示意图 a)[0001]方向生长;b)长成球状多面体;;;;11.4 常用铸铁 ;一般铸铁(调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