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7.08健体教学示例(小校小班体育课混龄教学设计)-景义NAS.doc

103.07.08健体教学示例(小校小班体育课混龄教学设计)-景义NAS.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3.07.08健体教学示例(小校小班体育课混龄教学设计)-景义NAS

 PAGE \* MERGEFORMAT 38 高雄市景義國小「跨年級教學」體育教學活動 小校小班體育課混齡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者:高雄市景義國小 張嘉和 壹、設計理念 筆者目前服務的學校位於高雄市內門區景義國小,目前屬於偏遠小學,學生人數僅43人,班級人數最多為五年級12人,最少為三年級僅2人。學校在安排體育課時,筆者有請求教務組長將一至六年級之體育課排在週二下午第三節,本校一至六年級學生數總共43人,在從事各項體育課程時,場地足夠且人數適當,而一至六年級的體育課教師能協同教學並達到集思廣益效果;也因為各班級數的人數不足,將六個年級集合在一起實施混齡教學,可以達到「打破以年齡為標準的學習界限」、「享受到少子化下手足之情」、「互助合作觀察學習」、「並增進社會性發展」等四個目的。因此在這一學年度,以筆者為主要教學者,針對學校場地特性及體育設備數量,以提升學生體適能心肺耐力之跑跳能力為目的,設計了「混齡大隊接力」、「無限制樂樂足球」、「攻佔跑壘」、「校園障礙跑」四個教學活動,讓學生能樂在其中,盡情的參與教學活動。 照片1.跑壘活動 照片2.軟式交通角錐的運用 本校目前有一座175公尺的紅土跑道的操場,全校學生均活動其上仍顯得措措有餘,如何善用學校場地,開發學生體能,必須設計適當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願意動,也願意發揮全力投入課程中;因此設計競賽型的課程,能讓學生激發參賽動能,也能讓學生透過競賽活動的參與次數,提升身體適能及發展動作技能。學校運用了教育優先區的經費,購買兩組樂樂足球設備及四種顏色的球衣各十件,學校的運動設備器材非常充足,教師們也樂於運用;本校教師大部分都不是運動專長教師,但因為教師在協同教學中的相互學習與激盪及對器材使用上的熟悉與習慣,教師體育教學越來越嫻熟,願意去開發與發展更多元且適性的體育課程,體育教學社群在此協同與混齡教學下,更臻合作與成熟。 「學生為何上體育課?學生體育課學什麼?學生體育課要達到什麼目標?」筆者以「增進體適能」作為回答。在體適能測驗中,800公尺是最耗體力但卻最容易顯現進步的一個項目,本校一至六年級學生在實施一年體育課程混齡教學後,以提升體適能800公尺成績為訓練目標,設計的四種提升心肺耐力的跑動教學活動,讓四至六年級學生體適能成績從去年的達成率百分之五十五,進步到今年達成率百分之七十七,整整進步了二十二個百分點,這進步的空間是我們的教學成效,學生只要透過體育課程中適當的訓練課程,就可以達到增進體適能的目的,在未來我們也更希望尚未通過體適能標準的學生,也能經由一系列的樂趣化體育教學活動,增進自信與體能,主動且願意參與體育活動。 另外學校因為學生數少,學生在使用場地上比例是充足的,在器材上我們活用了配發的交通安全設備,即軟式交通錐及交通錐連桿,擺放在草地上,設計、「攻佔跑壘」、「校園障礙跑」兩項教學活動,讓學生學會跑壘活動及跨越障礙技能。教師社群在場地及設備的應用能力更因此多元且勇於大膽嘗試,彼此能精進教學技巧,也能相互協助,共同照顧弱勢及學習能力較低弱之學生。 小校小班體育混齡教學,讓教師社群在教學技巧的提升上有一定的動力,教師可以互補彼此的不足,也可以相互討論共同增能,體育課程透過團體學習的效果,讓上不同年級的老師及不同年齡層的學生能變成「一家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彼此進步與進化。 照片3.低年級無限制樂樂足球教學 貳、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案是以提升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之運動適能而設計,透過學校運動場地及適當之運動器材,提升學生體適能心肺耐力,透過跑動及踢球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簡單且反覆之動作,指導學生挑戰自我潛能,以活動量評估學生的練習效果,充分開發身體心肺耐力,進而增進運動適能發展,期望學生能達到熱愛運動以及主動運動的良好習慣。 在場地的選擇上,利用學校既有之跑道及操場,也利用校園之固定設備遊戲進行教學設計與活動;在器材設備的選擇上,利用學校現有的足球、排球、躲避球等即可,也購置適當數量的球衣及樂樂足球設備,方便教師運用與教學,另外也運用配發之軟式交通錐及交通錐連桿,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因應學生人數與年齡的變化,在現有的設備及場地上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排設出適當的學習環境,教學技巧及變化也能越來越活絡與多元。 教案共設計四個單元活動,分別為單元一:「混齡大隊接力」、單元二:「無限制樂樂足球」、單元三:「攻佔跑壘」、單元四:「校園障礙跑」,以下針對各單元教學活動簡述其教材分析: (一)單元一:「混齡大隊接力」 本單元在透過大隊接力教學活動,教導學生接力傳接棒及預跑動作技能,教師先將學生混齡分組,發給不同顏色的球衣,用球衣限定住學生得組別與棒次,學生習慣球衣,使學生能了解自己的棒次以及組別;讓學生多練習幾次後,學生就能很快地自行排好隊伍,準備接力競賽。教師也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