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丙卷是个啥东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丙卷是个啥东西

突如其来的“全国丙卷” 最近,重庆市教委一则关于“全国命题工作会议”的通知在网上引起热议。根据通知当中的信息,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命题将命制甲、乙、丙三类试卷(海南卷除外),在2015年甲卷(全国新课标II卷)、乙卷(全国新课标I卷)的基础上。 根据通知,新增的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和广西省将在2016年高考当中采用丙卷。 很多家长和学生看到消息的一刹那非常的惊讶,在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忽然出台方案,这是不是太折磨学生了? 一届学生折腾来折腾去,先是说回归全国卷,然后临考前又弄出个全国丙卷,频繁打乱复习计划,让学生怎么好好备考? 再则,根据通知,全国丙卷将按照考纲,与全国甲卷(新课标II卷)结构一致。很多专家分析,全国丙卷和甲卷试卷结构和难度与全国II卷相当,我们想问,如果难度相当结构相同,为什么不直接考甲卷(全国新课标II卷)就完了,又弄出个丙卷是何意思? 很多学生也会质疑,这四个省份考相当于全国II卷的丙卷合适吗?对于四川、陕西来说,考全国II卷难度的考试能有区分度吗? 教育部设立全国丙卷的原因是什么?全国丙卷考什么?最让家长和学生关心的是,在最后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当中,如何复习应考? 全国丙卷?不妨叫全国1.5卷! 尽管目前公布的信息非常少,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端倪。首先来看2015年全国高考各省市的人数,以及在2016年高考采用的试卷。 以下表格中,我们将使用大家更加熟悉的全国新课标I卷,全国新课标II卷的说法,其中,难度更大的是全国新课标I卷(对应的是乙卷),难度低的是全国新课标II卷(对应甲卷)。 省/市2015年2016年山东79.6I卷(部分)河南77.2I卷广东75.4I卷四川57丙卷(部分)安徽54.6I卷河北40.5I卷江苏39.3自主命卷湖南39I卷湖北36.8I卷江西35.5I卷陕西34.4丙卷山西34.2I卷贵州33.1II卷广西31丙卷甘肃30.4II卷浙江28自主命卷云南27.2II卷重庆25.5丙卷辽宁22.5II卷黑龙江19.8II卷福建18.9I卷内蒙古18.4II卷新疆16.1II卷吉林13.8II卷北京6.8自主命卷宁夏6.77II卷海南6.2自主命卷天津6.2自主命卷上海5.1自主命卷青海4.27II卷西藏2.11II卷不难发现,不算自主命题的省份,按照参加高考人数从高到低排列,大致呈现一个乙(全国新课标I)-丙-甲(全国新课标II)的趋势。 同时我们看局部,陕西从应试水平的角度来说,应该不会比山西和江西差,但是山西已经从2011年开始更换全国新课标I卷,而对于江西,江西的高考数学难度,一直以来都被当作一个话题,反观陕西则一直以来试卷不难,所以,更换全国新课标I卷,显得有些难度,而新课标II,又显然不符合陕西的高考水平。 江西35.5I卷陕西34.4丙山西34.2I卷同样,在广西、贵州和甘肃这个局部,比较明显的是,在贵州和甘肃,都有一家学校独大的情况,比如贵阳中学和西北师大附中,但是看广西省,广西省内的南宁二中、南宁三中、广西附外、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等校竞争激烈,这样的竞争也提升了这个省份的教学水平,选你广西考丙卷,也是非常合理的。 贵州33.1II卷广西31丙甘肃30.4II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选择全国甲、乙、丙任一卷,和该省市的教学水平和高考竞争激烈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四川57万考生,要让这57万考生能够有区分度地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如果真的使用全国II卷(甲卷),恐怕还不如原本四川卷考得公平。 换句话说,全国丙卷可以理解为全国I卷到全国II卷的一个过渡,或者可以叫“全国1.5卷”,难度应当介于全国I卷和全国II卷之间。之所以重新命名为甲、乙、丙三卷,或许是为了防止增加全国III卷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但是困惑并没有消失。 更进一步说,如果全国丙卷和全国II卷(甲卷)真的没有区别,那么教育部根本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给四个省份特殊待遇,单独命一套卷。区别命卷的根源就在于学生的应考水平不能等量齐观。 回想新世纪初全国18个省市陆陆续续开展自主命卷,就在于全国一套或两套卷子不能很好地匹配各个省市的实际情况。全国丙卷恰恰是为润滑各省教学水平和高考竞争程度差异而出现。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前透露的信息是福建2016年高考将会使用全国I卷(乙卷),然而几番质检下来已经把学生考傻,成绩波动特别大。结合福建高考人数、竞争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